
27歲男子塔穆拉(Shane Devon Tamura)於28日在曼哈頓公園大道345號大樓槍殺4人,包括休班市警員伊斯蘭(Didarul Islam)後自盡,成為紐約25年來最致命槍擊案。儘管紐約擁有嚴格槍枝法規,加上當時大樓也有保安系統,但專家稱此案幾乎無可能防範。
《紐約時報》報道,K2 Integrity風險管理副主任布萊爾(Brittney Blair)表示,雖然紐約的監控網絡先進,而且警力充足,但全國鬆散法規讓無犯罪紀錄的塔穆拉駕車攜彈藥穿越多州抵達中城,「這幾乎無法阻止」。
全國槍枝暴力預防組織「Everytown for Gun Safety」副總裁蘇普利納(Nick Suplina)說,由於塔穆拉持隱藏攜槍許可免除額外背景檢查,因此可於一天內在內華達州購得半自動步槍。他指出,由於聯邦突擊步槍禁令於2004年失效,塔穆拉買槍應花不到500元。
槍枝安全組織「Giffords Law Center」法律主任普西諾(David Pucino)表示,紐約的《安全法案》(SAFE Act)禁止此類步槍與許可,但如果他是在內華達州,「那麼在他開槍的那一刻之前,持槍仍然是合法」。
紐約槍擊案近年降至1993年來最低,公民智庫Vital City分析顯示,紐市在今年直至上周發生了合共406宗槍擊,較去年同期降21%。創辦人葛拉澤(Elizabeth Glazer)稱,這類蓄意槍擊實在難以防範,除非整個紐約市成為武裝營地。
州長胡楚也表示,雖然紐約槍法最嚴,但外州寬鬆法規致AR-15流入,因此難以阻止悲劇發生。本報訊

儘管紐約擁有嚴格槍枝法規,但專家稱槍擊案幾乎無法阻止。 Andres Kudacki/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