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港今晨(29日)持續暴雨,天文台於早上8時05分、8時40分和9時10分,先後黃、紅、黑雨警告「三連發」。暴雨下,港島多區出現嚴重水浸,例如筲箕灣、西灣河、赤柱、香港仔、柴灣等等,渠道淤塞下馬路淪為澤國,路面甚至出現小噴泉,警員忙於在馬路指揮交通。其中在筲箕灣耀興道,有網民拍得大量雨水沿山邊護土牆傾瀉而下,恍如「瀑布」,黃泥水更湧出耀興道的行人路及馬路。
資料顯示,2023年9月世紀暴雨期間,耀興道曾發生大型山泥傾瀉,巨石阻塞道路逾月,當局花費多時才清理好現場並加固斜坡。政府土力工程處表示,今日黑雨期間及雨後,已先後派人員及無人機檢查山體,未見異樣。


土力工程處在社交平台「Geo Channel 土力場」發帖,表示今早港島東區及南區的雨勢特別大,土力工程處聯同天文台發出了這兩區的山泥傾瀉特別提示。該處亦注意到筲箕灣耀興道旁的山坡下方出現雨水從排水渠溢出的情況。該處已於早上派出土力工程師前往現場視察,並目測確定山坡上方沒有山泥傾瀉的即時危險。在中午雨勢稍為減弱後,該處亦已出動自動化無人機收集山坡及附近的環境數據,以協助我們進一步確認山體的狀況。初步結果顯示,山坡上方及附近的天然山坡並沒有明顯異樣。
土力工程處續指,耀興道天然山坡曾於2023年9月發生大型山泥傾瀉,當時而礙於地形及時間所限,相關的緊急工程集中於修復山坡上的排水渠,其目標是把山坡上方引水道的溢流,盡快由山坡高處引導往下方,以減低山體受雨水的影響。






根據土力工程處雨量計記錄,今早筲箕灣一帶的兩小時平均雨量為152毫米,與該區的相應歷史最高雨量只相差約45毫米(2023年9月8日錄得197.5毫米)。由於今早的降雨量大兼且集中於短時間內出現,導致山坡下方的現有排水設施未能承受而造成溢流。然而,由於山坡下方為岩石坡,相對較穩固,因此在今早的暴雨下未有受到明顯影響。
該處早前已於「長遠防治山泥傾瀉計劃」下,開始為山坡災害評估及設計緩減措施,包括整體提升排水系統,以期盡快開展所需工程。該處又提醒市民要持續留意山泥傾瀉風險,並遠離斜坡。如市民發現所處地點附近發生山泥傾瀉,應立即離開,並在安全的情況下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