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智華
在香港,準備、正在、曾經移民者,數以十萬計,個個對在外生活與香港的比較,皆心中有數。總的來說,是未去前必有大量憧憬(Self-justification,否則點會去呢?),但落地後,慢慢正式變當地人,要融入當地生活時,多會不自覺萌生「以前在香港時點點點……」的心態。
人,總是喜歡比較,兼且多數唔懂珍惜已經擁有的,反而朝思暮想以前的一切。
移民美加英澳,最理想是地方大,空氣好,風景靚,教育制度不錯,一切的自由比較多。咁通常移民最懷念係乜呢?小弟經驗,不是食,尤其如今美加各大城市的中國菜水準飛躍,不少已拍得住香港。說穿了,大家最懷念是:方便與效率。
香港人煙稠密,地方細,公共空間少,但相對變成乜都距離近過人,你想要乜買物,落樓下就有,否則搭港鐵兩三個站已應萬事俱齊。
尤其醫療,你想搵醫生,公家與私家二十四小時任揀,附近必定有,這在外地是個夢想!
另外,香港人最大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正是從不覺天天在享受一種全球少見的「香港效率」。
無論公營或私營機構,效率皆比全世界任何城市快。大家若體驗過最先進的國際大城市,包括倫敦、紐約、悉尼、多倫多……等政府部門、銀行及超市的超慢效率,必深有同感。
今日講起這話題,因上周日十號風球,令小弟又再見證「我們的驕傲」——香港效率。
上午十號風球,下午一落波,一小時內已有不少餐廳、超市、家品店\u562d\u562d聲開門。
香港機場也是高效到震,周一安排過千班機井井有條升降,疏導乘客。香港人年年月月飛,當應體會到這種效率,絕對是我們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