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孔肯雅熱疫情近日在內地爆發,政府及持份者正陸續加強預防工作。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連同食物環境衞生署助理署長(行動)溫智舜今日(24日)到東區基利路一帶,視察地區加強預防基孔肯雅熱的工作。
環境局將與房協、領展等持份者開會 講解應對措施
今日視察的監察地區曾分別在今年5月及6月錄得誘蚊器指數達第三級警戒級別,代表白紋伊蚊分布廣泛。食環署已聯同相關部門及持份者持續在各自管轄範圍內加強防蚊滅蚊工作,包括清除蚊子滋生地、施放殺幼蟲劑、以霧化處理方式殺滅成蚊,以及確保在適當位置設置的捕蚊器妥善運作等。該監察地區7月的第一階段誘蚊器指數已回落至5.8%。


除地區層面的協調機制,環境局與持份者就防治蟲鼠的恆常會面機制稍後亦會召開會議,讓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向與會者講解近日基孔肯雅熱的最新情況及業界及市民必須採取的應對措施。參與該機制的15個組織或機構包括房屋協會、領展、民坊、香港物業服務聯盟、香港物業管理公司協會、香港物業管理聯會、香港物業服務公司協會、香港蟲害控制從業員協會、香港殺蟲業協會、港九新界販商社團聯合會、香港餐飲聯業協會、香港餐務管理協會、現代管理(飲食)專業協會、香港建造商會和香港建築業承建商聯會。
相關新聞:
基孔肯雅熱|袁國勇:死亡率低於流感 關節痛或延續數年 曾祈殷:香港無可避免出現輸入個案
因應炎熱多雨的天氣,輸入的蚊傳疾病個案在本港出現傳播的風險明顯增加。近期,鄰近地區及部分海外國家的基孔肯雅熱感染個案數字大幅上升,頻繁往來香港與各地的市民及旅客亦人數眾多,若在香港以外感染基孔肯雅熱人士在傳染期內在香港被蚊子叮咬而蚊子再叮咬其他人,便可能引發本地傳播。有見及此,雖然香港由2020年至今沒有錄得確診基孔肯雅熱的個案,但業界及市民亦不可掉以輕心,必須嚴陣以待地持續加緊防蚊控蚊的工作,以避免出現本地個案。
食環署正透過各分區環境衞生辦事處召開「跨部門地區滅蚊專責小組」會議,與地區持份者攜手強化相關的滅蚊工作,包括針對區內一些受關注的地點,例如公眾街巿、熟食中心和小販市場等設施、單幢式樓宇、街道和後巷、大廈的公用地方、村屋、建築地盤、空置土地及路旁工地等,進行一連串的清除積水及防治蚊患行動;亦會呼籲私人物業管理公司妥善維修處所,減少蚊子滋生地;並在雨季開始後定時以超低微量噴灑方式殺滅成蚊。食環署亦會繼續為各部門及業界提供專業意見和技術支援,協助它們迅速制訂和實施有效的防蚊滅蚊措施,同時加強公眾宣傳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