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體感溫度破百 揭露公共健康隱患

皇后區藝術家兼軟件開發者克萊因(Jack Klein)通過TikTok項目「紐約實驗室」(New York Lab),揭示紐約市地鐵站內高溫問題,部分車站「體感溫度」高達130華氏度,引發數十萬網友關注。

《紐約郵報》報道,克萊因使用Kestrel Drop 2感應器記錄站內熱指數、溫度和濕度,發現聯合廣場(Union Square)車站在6月熱浪中達120度,先驅廣場(Herald Square)車站達112度,德卡爾布大道(Dekalb Avenue)L車站達111度。此外,本月在時報廣場的1/2/3號車站錄得127度、168街1號車站有121度、第6大道/14街L車站更超過130度。

克萊因表示,地鐵高溫是紐約人共同經歷的公共健康問題,卻常被忽視。他去年從里奇伍德(Ridgewood)到地獄廚房(Hell’s Kitchen)通勤時深受酷熱影響,因此花近千元購置感應器,記錄車站數據。

他說,「當局沒有關於地鐵站內熱度的具體數據,這對孕婦及長者等脆弱群體構成風險。」他自5月起在8個車站隱藏感應器,收集長期數據。

氣候非牟利組織「可能未來」(Probable Futures)執行主任斯馬特(Alison Smart)表示,地鐵高溫因熱陷材料、缺乏空氣流動、人體熱量及停駛列車熱氣排放加劇。氣候變化將使問題惡化,影響健康並損害老舊基礎設施,導致更長等車時間。斯馬特表示,克萊因的項目應喚醒紐約人關注地鐵高溫。居民穆羅(Talia Muro)抱怨先驅廣場站如烤箱,盼大都會捷運局(MTA)改善通風。

MTA在其2024年氣候韌性路線圖中表示,已改善月台空氣流通並使用白色反光漆降低軌道溫度,但需60億元投資應對未來氣候威脅。

本報訊

克萊因通過TikTok,揭示紐約市地鐵站內高溫問題。 網上圖片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