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民主黨初選中慘敗於州眾議員、民主社會主義者馬姆達尼(Zohran Mamdani)的前州長柯謨,於14日正式宣布以獨立身分參加紐約市長大選。支持者擔心,如果柯謨退出大選,幾乎將確保馬姆達尼勝選,把紐約市交予極左派。
據《紐約時報》報道,柯謨在90秒影片中表示,「我很抱歉讓你們失望,但如我祖父所說,跌倒後吸取教訓,重新站起來參選,這就是我要做的──拯救紐約市的鬥爭未結束。」
柯謨承諾,如果9月中民調顯示他並不是排名最高的馬姆達尼的挑戰者,將會退出選戰,並敦促其他候選人斯利瓦(Curtis Sliwa)及沃爾登(Jim Walden)效仿。此計划由沃爾登提出,前州長帕特森(David Paterson)上周表示認可。
柯謨在初選中長期領先民調,但馬姆達尼憑藉兩場辯論、活躍的社交媒體、志願者基層動員及聚焦可負擔性,大幅縮小差距,最終更以逾12個百分點擊敗柯謨。由於紐約市的民主黨人與共和黨人比例為6比1,因此初選勝者通常為大選的大熱門。
柯謨初選失利部分歸因於其缺乏活力的競選,他開道奇Charger出席活動,住薩頓廣場(Sutton Place)每月8000元的公寓,採取「玫瑰園策略」、避免與對手同台。他在致支持者的信中承認錯誤,「我太謹慎,相信民調顯示領先,未能給紐約人應有的競選。」他承諾更積極傳達公平、安全、可負擔的願景,揭露馬姆達尼不切實際的提議及分裂的議程。
柯謨在影片中展現新策略,身穿白色短袖衫在上東區散步,與紐約人握手、自拍,持藍白希臘風咖啡杯。但是他把馬姆達尼的名字誤讀為「馬達尼」(Mandani),此錯誤在第二場辯論被馬姆達尼當場糾正,成為一個病毒式話題。
馬姆達尼的發言人勒納(Jeffrey Lerner)表示,柯謨繼續參選及與其他候選人可能的協議不利於紐約市利益,並強調「馬姆達尼專注於讓城市更可負擔。」
初選之後,許多民主黨領袖及工會轉而支持馬姆達尼。商界及地產業則聚焦阻止馬姆達尼勝選。沃爾登表示,「若我們四人分散選票,只會讓這位33歲、履歷單薄的社會主義者當選,對紐約不利。」
柯謨的發言人阿澤帕迪(Rich Azzopardi)稱,柯謨初選獲44萬票,超2021年亞當斯初選的40.4萬票,顯示其仍有勝機。
馬姆達尼於14日在曼哈頓集會中獲音樂人工會背書,他表示「柯謨難以接受初選失利。我們被告知他當選無可避免,他自己也相信這點。」馬姆達尼稱初選已否定了柯謨的政治,反映選民對專注勞工階層新政治的渴望。
本報訊

柯謨承諾,如果9月中民調顯示他並不是排名最高的馬姆達尼的挑戰者,將會退出選戰。 Hiroko Masuike/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