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尖旺阻街情況大減 區議員笑言「還返條街畀居民」

油尖旺區店舖林立,也有不少攤檔擺賣,素來是食環署治理阻街問題的重點區域之一。為提醒店主新例即將實施,食環署日前聯同當區區議員到旺角康樂街一帶派發傳單及進行解說。《星島》記者在現場所見,店舖阻街情況亦已大幅改善,幾乎沒有店舖亂放貨物,街道整潔且便利行人和車輛通行。有區議員稱,樂見在罰則提高後,發揮作用,笑言可令商販「還返條街畀居民」。
 

新罰則成功發揮作用
 

油尖旺區議員黃舒明表示,自從食環署提高店舖阻街罰則後,區內阻街情況有大幅改善,「在油尖旺區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的數目由2023年的約1600張,減至去年只剩190張,即大減近九成,證明新罰則成功發揮作用」。

 黃舒明指,以往不少店舖將罰金當「交租」,提高罰則後店舖阻街情況大幅改善。
黃舒明指,以往不少店舖將罰金當「交租」,提高罰則後店舖阻街情況大幅改善。

 

 黃舒明認為食環署會專業執法。
黃舒明認為食環署會專業執法。

 

 黃舒明認為食環署會專業執法。
黃舒明認為食環署會專業執法。

 

  
黃舒明續指,因店舖阻街罰款在過去多年來都維持在低水平,不少商販亦將「罰款當作交租」,故早前提高罰款後,成功令店家意識到不可再將貨物擺在街道上,反映已有阻嚇作用。她又謂,與店方溝通過程中,對方亦已意識到將貨物擺在街上是「相當擾民、乞人憎」。加上如今資訊流通透明,若市民將店舖阻街的情況拍下並「放上網」,也會影響其商譽。對有商販擔心上落貨時或被檢控,黃認為食環署會專業執法,「相信在落貨時會通融處理」。

她又提及,過往康樂街因不時有商販將貨物「擺出馬路」,致車輛出入困難,「多年前更曾阻住救護車駛入」。幸近年地區管理委員會加強對嚴重阻街個案的處理,「也感謝食環署前線同事在巡視、溝通上的工作,我作為議員也會繼續發揮溝通橋樑角色,向政府反映業界意見」。

記者 郭穎彤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