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驟雨變出太陽?天文台拆解受三因素影響:精確預測暴雨仍有限制

熱帶氣旋丹娜絲「回馬槍」式轉頭,在昨日(10日)及今日(11日)靠近珠江口一帶。天文台因此預料本周四至周六都有狂風驟雨,但今日未如天文台所料有狂風暴雨,今早多區更出太陽,令不少網民到其社交平台留言炮轟。天文台在今日發布天氣隨筆解釋,指今早最大雨的區域主要影響廣東東部,而本港剛好處於強雨區之間,雨勢較預期弱。

部分模式預測本港日雨量逾300毫米

天文台指出 熱帶氣旋丹娜絲星期二(8日)晚上於浙江登陸後逐漸轉往西南方向移動,並在福建減弱為低壓區,其殘餘的旋渦中心於星期三(9日)進入廣東,並在昨日及今日靠近珠江口一帶。 熱帶氣旋移入內陸後會逐漸減弱,而減弱速度取決於大氣環境及陸地的影響。根據星期三及星期四的電腦預報模式預測,丹娜絲殘餘的旋渦中心會橫過中國東南部,與其氣旋式環流相關的西北風會配合活躍西南季候風的水汽輸送,於昨日及今日在珠江口一帶匯聚,再配合高空輻散等有利條件,旋渦中心南側的暴雨及狂風雷暴會影響香港,部分模式預測本港日雨量超過300毫米。

天文台昨日三度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葉偉豪攝
天文台昨日三度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葉偉豪攝

 

天文台昨日三度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葉偉豪攝
天文台昨日三度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葉偉豪攝

 

天文台昨日三度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葉偉豪攝
天文台昨日三度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葉偉豪攝

 

 雷達圖像顯示星期三至星期四有多道強雨帶橫過本港,天文台需要三度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天文台圖片
雷達圖像顯示星期三至星期四有多道強雨帶橫過本港,天文台需要三度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天文台圖片

 

星期三晚上10時至昨晚10時的累積雨量圖 (根據雷達數據估算) 。天文台圖片
星期三晚上10時至昨晚10時的累積雨量圖 (根據雷達數據估算) 。天文台圖片

 

受丹娜絲殘餘的旋渦中心及氣旋式流場影響,從星期三晚起為本港廣泛地區帶來暴雨及狂風雷暴,天文台在星期三晚至昨日三度需要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由星期三晚上10時至昨日晚上10時,本港多處地區24小時內錄得超過140毫米雨量,而荃灣區更錄得超過240毫米。

今早最大雨區域主要影響廣東東部

天文台又稱,各電腦模式均預料丹娜絲殘餘的旋渦中心會繼續向西移動,在今早於本港以北掠過,並有機會再度為本港帶來狂風大雨。事實上,今早丹娜絲殘餘的旋渦中心橫過深圳一帶,非常接近本港。然而,由於雨區的走向及落點具相當大的隨機性,以現時科技水平要精確預測暴雨出現的位置和時間仍然有一定的限制。結果顯示,今早最大雨的區域主要影響廣東東部,這是因為有利暴雨發展的低層輻合、水氣輸送及高層輻散區域均集中在該區;而珠江口以西亦有雨區發展,該區錄得40至50毫米的雨量。本港剛好處於強雨區之間,雨勢較預期弱。

今早850百帕(約1500米高度)的觀測顯示丹娜絲殘餘的旋渦中心今早位於珠江口一帶,附近有不少對流活動發展。天文台圖片
今早850百帕(約1500米高度)的觀測顯示丹娜絲殘餘的旋渦中心今早位於珠江口一帶,附近有不少對流活動發展。天文台圖片

 

今早7時30分的雷達圖像顯示最強雨區主要影響廣東東部,而珠江口以西亦有雨區發展。天文台圖片
今早7時30分的雷達圖像顯示最強雨區主要影響廣東東部,而珠江口以西亦有雨區發展。天文台圖片

 

今早多區天朗氣清,未有大驟雨。陳浩元攝
今早多區天朗氣清,未有大驟雨。陳浩元攝

 

今早多區天朗氣清,未有大驟雨。陳浩元攝
今早多區天朗氣清,未有大驟雨。陳浩元攝

 

今日仍有學生穿著校服出門。陳浩元攝
今日仍有學生穿著校服出門。陳浩元攝

 

有小朋友在停課日外出。陳浩元攝
有小朋友在停課日外出。陳浩元攝

 

天文台最後亦提到,雖然預料丹娜絲殘餘的旋渦中心在今日逐漸消散,但受活躍西南季候風影響,明日(12日)華南沿岸及南海北部仍有驟雨及雷暴。隨著高空反氣旋增強,廣東沿岸下週初至中期天色好轉,日間酷熱,亦有幾陣驟雨。

相關新聞:

教育局停課|天氣不似預期!今早多區出太陽 網民湧天文台FB狂轟:小朋友最期待嘅小六畢業聯歡會無咗

天文台預料本港今明續有驟雨及雷暴 拆解三發紅色暴雨警告信號原因

「超前部署」停課捱批 陳國基解畫稱艱難決定:哪怕「做多」 都應該「寧安全、莫後悔」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