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週二(8日)表示,「外國敵對勢力再也不能以為我們毫無監控,」他補充說,五角大樓將推動禁止外國敵對勢力在美軍基地附近購買農地,並強調此舉將有助於保障美軍的糧食供應,尤其是在「緊急情況」下。
批評與中國關係密切的土地投資者者也指出,大規模投資美國農地恐使北京在危機時刻對美國糧食供應的關鍵環節擁有槓桿權。目前,中資企業控制的美國農地僅占由外國持有約4,600萬英畝總量的0.5%,相較之下,加拿大企業占比將近三分之一,遠高於中國。
《華盛頓郵報》報道,近期,兩黨國會議員皆推動立法,以限制與中國有關的企業購買美國土地。眾議院上月通過由奧克拉荷馬州共和黨眾議員法蘭克 ·盧卡斯(Frank Lucas)提出的《農業風險審查法案》(Agricultural Risk Review Act),要求農業部通報所有與敵對國家有關的外資農地收購案。
另一項兩黨合作提出的《農地法案》(Farmland Act),於今年3月由密西根州民主黨眾議員克莉絲汀 ·麥當勞 ·瑞維特(Kristen McDonald Rivet)與愛荷華州共和黨眾議員蘭迪 芬斯特拉(Randy Feenstra)共同提出,要求聯邦政府對涉及外資的大型土地交易進行審查,並建立外資持有農地的公開資料庫。
在州層級,佛羅里達州於2023年立法禁止中國公民在關鍵基礎設施與軍事設施附近購地。同年,蒙大拿州議會也通過法案,禁止將鄰近軍事基地的土地出售給外國敵對勢力,該法案是在疑似中國間諜氣球飛越該州幾個月後通過。
外界對中國相關企業購地的警覺性自北達科他州一起爭議性交易後大幅升高。2022年,中資企業阜豐集團(Fufeng Group)購入距離大福克斯空軍基地(Grand Forks Air Force Base)僅12英里的一塊370英畝土地,計劃用於興建玉米加工廠。最終,當地官員以國安為由阻止該項目落實。
這起案例凸顯美國外資審查委員會(CFIUS)規範的漏洞:即便中國相關企業購地地點靠近軍事設施,只要未被正式列為「敏感地點」,仍可合法購買。
羅林斯(Brooke Rollins)表示,作為農業部擴大國安改革的一部分,自週二起她將正式加入CFIUS,未來在決定哪些外資可投資美國時將擁有投票權。
「中國,這是給你的票——你沒有通行證,馬上離開美國農業,」堪薩斯州共和黨聯邦參議員羅傑 ·馬歇爾(Roger Marshall)說。他是今年2月共和黨主導提出法案的共同提案人之一,該法案將永久納入農業部長為CFIUS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