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移民罰款新措施生效 更嚴苛難上訴累積可達百萬

特朗普政府針對面臨遣返移民的罰款新措施已經於6月底生效,美國移民協會日前發布分析指出,較90年代通過的舊的罰款措施,新措施更加嚴苛,不提前寄發罰款通知、上訴時間從30天縮短到15天,一些多年前收到遣返令的移民,罰款累積動輒可達上百萬。

這套新罰款措施已於6月27日正式生效,美國移民協會的分析指出,美國於1996年通過對收到遣返令或接受自願遣返但並未離開的移民進行每天500元的罰款,但這項政策在過去基本沒有執行。因為移民官員清楚面臨遣返的移民根本無力支付罰款,所以之前的執法主要集中在確保遣返而反罰款方面。

根據現行政策,國土安全部移民官員現在可以無須按之前的規定先向移民寄發罰款通知,而是可以直接向移民發出罰款賬單。如果收件人未在15個工作天內提出上訴,將永久失去挑戰罰款的權利。

與過去不同,新制不再提供面對面聽證的機會。除上訴程序也大幅限縮外,移民僅限向移民官員上級提出上訴,無法再向移民上訴委員會(Board of Immigration Appeals)申訴。

1996年的相關法案中規定的每日500元的罰款標準,經通貨膨脹調整後,現已增至每日998元,年罰金高達36萬4270元。但美國移民協會的分析說,有些移民多年前收到遞解令,有的因為通知寄錯地址、或當年還未成年而無法掌握資訊等原因,根本不知自己已被下達遞解令。

這些人可能多年來一直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累積罰金,金額可高達百萬。例如,佛州一名女子就收到高達180萬美元的罰款通知,原因是未在限期內離境。

目前美國境內有約140萬人身背遞解令,其中許多人是因為沒有按要求到移民法庭出庭而被下達遞解令。若新制全面實施,這些人都可能面臨巨額罰金與嚴重財務危機,恐進一步加劇移民社區的恐慌與不安。

分析說,國土安全部為此辯稱,舊程序提供過多「正當法律程序」(due process),難以有效執行國會授權的處罰,並表示現代資料存儲技術已能可以迅速確認那些應當被處以罰款的移民。然而,移民維權團體警告,新規將大幅削弱移民的基本權益,可能引發一波法律訴訟。本報記者榮筱箐紐約報道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