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地震/我所看見的未來】日本女漫畫家龍樹諒於1999年出版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當中的日本2025年7月5日大地震傳言嚇怕港人,不僅造成日本三分一國土消失,海嘯更會波及香港;日本鹿兒島外海昨日(3日)亦發生黎克特制5.5級地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地球及行星科學系客席教授及研究員、港大地球科學系榮譽教授陳龍生今日(4日)接受電台訪問表示,相關說法「係Fiction(小說),寫書先有」,強調發生大型地震的時間「有時耐啲、有時短啲」。
相關新聞:7.5日本地震預言︱作者突改口「不一定有大事」 港旅行社:已無分別 料7.5後客人「爆炸式回歸」
陳龍生形容相關說法「係Fiction(小說),寫書先有」,指日本經常地震,特別是南海海槽一定會發生地震,不過要視乎時間。他指日本官方預料未來30年發生7級大地震的機會是80%,按照科學預測的計算方法,強調時間是重點,「係未來30年喎,唔係講聽日喎」,又強調時間越長發生大地震的機率亦會繼續上升。





地震周期長達一、二百年
陳龍生續指,所有地震帶都有重現期,活躍的地震帶發生地震的周期則會變短,強調發生地震的周期是100年、200年,但只是平均值,並不代表發生大型地震的間隔固定,「有時耐啲、有時短啲」,只是過往數據大致反映相關情況。他指出,地震是釋放能量的機制,地震的形成是基於板塊活動,當板塊活動越頻密,地震就會越頻密。
相關新聞:7月日本地震預言有新觀點?《我所看見的未來》龍樹諒新作改口
至於南海板塊發生地震的頻率,陳龍生指出約為80至200年,「有時(地震)仲會打孖嚟」,現時相關地塊已經80年沒有地震,因此預料有機會發生地震。而7月5日會發生地震,陳龍生認為只是幻想或製造輿論。
至於日本南海板塊地震會否影響本港,陳龍生預料香港不會受影響,指會否受影響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地震的強度、頻率、兩地距離等,指香港距離日本過千公里,相信本港不會對地震有感覺,更不會有結構性破壞。
被問及南海板塊地震會否有機會導致日本、台灣、香港「連成一線」,陳龍生強調岩石有一定強度,承受的能量是有上限,能量過大只會裂開,沒有辦法令日本、台灣、香港「連成一線」,「除非有個好大嘅隕石撞落地球先有機會,香港自己的機制無辦法做到」,更指地球最高只有10級地震,歷史上最高更只有9.5、9.6級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