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最近的言行表明,他可能希望達成一種安排,讓美國、中國和俄羅斯各自主導自己的勢力範圍。最有力的證據,就是特朗普想要在西半球擴大美國公開的勢力範圍。但即便是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在後帝國時代建立勢力範圍也並非易事。
美中俄三國近期的「互動」十分密集,習近平參加俄羅斯二戰勝利80周年紀念慶典,普京隨後將回訪中國參加北京舉行的紀念活動,而一直力挺俄羅斯的特朗普,則在多個場合喊話普京,希望俄烏停火。微妙趨勢顯示大國交往違害就利,其中的合縱連橫變化複雜。
特朗普第二任期開啟後,曾表示要百日結束俄烏戰爭。他在多個場合高調向外界表示與普京關係友好,扭轉美國此前全力遏制俄羅斯戰略,改為友俄,美俄關係大為若改善。有分析認為,特朗普的目的是在實施「反向基辛格」(Reverse Kissinger)式的外交戰略,即反轉基辛格在冷戰時期「聯中制蘇」的思路,而把俄羅斯拉向美國和西方,以集中力量對付中國。
不過,隨著俄烏戰事未能如期預料一般迅速終結,特朗普開始向俄羅斯施壓,罕見在社交媒體發文呼籲俄羅斯停手,並揚言要以經濟手段封鎖俄羅斯的石油出口管道,釋放出的信號異常強烈。俄羅斯似乎對此反應平淡。輿論認為,俄羅斯考量與美國的關係,若雙方關係親密,俄羅斯將可取得已佔領烏克蘭土地,並解除美國與西方對俄制裁,還可藉特朗普削弱北約圍堵,進而與美國劃分全球勢力範圍,箇中利益不可謂不大。但兩國交手接近一個世紀,矛盾深重,特朗普對俄再好,亦難扭轉美國上下對俄敵視,下任總統很大可能恢復全力打垮俄國意圖,特朗普給俄國的利益,難以持久。
俄烏戰爭開始後,中俄之間的經貿關係大發展。中俄貿易額由2014年884億美元,10年間急升近兩倍至2024年的2448億,尤其過去3年俄烏戰爭中,西方全力封殺俄國工業,中國的機械、零部件供應,以至電動車、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分享,成為俄國抵禦西方制裁的支柱。軍事上,雙方合作軍演同樣大幅增加,從2022年開始,兩國聯合軍演數次,尤其2024年,軍演11次,為歷年之最。中俄關係亦並非毫無障礙,兩國之間的歷史恩怨糾纏頗多,且中國一帶一路穿越中亞,威脅俄國對這傳統勢力範圍的掌控,存在地緣政治衝突的可能性。
美中關係複雜多面,既存在廣泛的共同利益,也面臨諸多分歧與摩擦。兩國之間的關稅戰剛剛暫時休兵,接觸溝通正在重啟,在南海、台海等問題上仍有不同意見。
同時,在應對全球性問題如氣候變化、公共衛生安全以及俄烏、朝鮮半島問題等方面,美中又有合作的必要與空間。
美中俄三國之間的關係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大國關係難以簡單說好或者不好,利益博弈將會長期存在,難以消除,預計這一關係正常化進程或將長期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