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建局在2021年開展深水埗兼善里/福華街發展項目及昌華街/長沙灣道發展計劃。發展局委託市建局在該發展計劃的地盤B興建聯用大樓重置長沙灣體育館的設施,並建議就聯用大樓和相關行車通道工程項目向財務委員會申請約29.18億元,預計項目約在4年半內竣工。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今日(27日)討論有關議題,當局強調項目造價合理,不過有議員不認同局方的言論,更直言「30億起一棟政府聯用大樓,貴到不合理。」
立法會議員洪雯表示,關注項目的造價問題,她指今次長沙灣的聯用大樓造價為29.2億元,強調不太認同當局指造價合理的言論。她續說,去年立法會通過將軍澳第67區聯用綜合大樓,造價為32.5億元,兩者不相伯仲 ﹐當時已經有很多議員指出造價非常昂貴。




洪雯冀當局盡快推有效措施減低建築成本
洪雯表示,2004年啟用的大埔綜合大樓造價為9.3億元,形容20年間漲了3倍多,她指建築署的解釋是由於建築工程投標價格指數上漲的問題,直言「30億起一棟政府聯用大樓,貴到不合理。」
洪雯舉出兩個原因,以證明建築工程投標價格指數為何上漲,一是審批程序重覆、效率低下,二是公務工程出現在安全設計有過度設計的問題,她提及過去政治環境惡劣,出了一點問題就會被徹底追責 ,工程部門出現過度謹慎的心態,稱「只是管自己不出錯,不計較成本,因為反正在公務工程成本是社會承擔。」期望當局多管齊下,盡快推出有效的措施,減低建築的成本。
發展局一直努力提升審批程序效率
發展局副秘書長(規劃及地政)潘偉榮表示,知道議員十分關注成本問題,相信局內公務科同事會積極地回應議員的意見 ,至於如何提升審批程序的效率,他強調當局一直以來都努力做,強調「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該委員會主席盧偉國表示,市建局在當區有發展計劃,但畢竟大樓本身是獨立項目,問及當局為何會以委託市建局的方式,而不是用其他政府建築的方式去行事。
潘偉榮表示,市建局自項目提出至今,一直緊密參與有關項目,指出有關重建計劃的改劃申請都是由市建局一手一腳來處理,因此市建局對於當區的需要或特殊情況會有一個比較好的掌握 。
記者:黃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