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盤︱銀髮經濟措施快出台 消息:推長者餐飲優惠、產品認證 培育樂齡科技初創

本港人口老化問題嚴重,政府預測香港65歲或以上人口將從2023年的164萬人(佔總人口23%),增加至2043年的267萬人(佔總人口35%),屆時逾三分一港人是銀髮族,對政府醫療、社福等開支負擔相當沉重。不過有危亦有機,香港作為全球最長壽地區之一,長者坐擁一定資產,消費力不容小覷,本屆政府亦銳意開拓銀髮經濟,據聞相關工作組已向特首提交工作報告,很快公布多項措施。

銀髮經濟︱政府目標上半年制訂推進項目和措施

去年《施政報告》宣布成立「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由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任組長,循多個範疇推出措施,包括促進銀色消費、發展銀色產業、推廣銀色品質保證、推廣銀色財務及保障安排,以及釋放銀色生產動力,以滿足銀髮市場需要,並助業界把握商機,目標今年上半年制訂推進項目和措施。

人口老化問題逼切。(資料圖片)
人口老化問題逼切。(資料圖片)
銀髮經濟政策快將推出。
銀髮經濟政策快將推出。
政府正思考如何提供誘因增加銀髮族的消費及保障其消費,並帶動經濟。
政府正思考如何提供誘因增加銀髮族的消費及保障其消費,並帶動經濟。
長者在退休後仍有強大經濟能力。
長者在退休後仍有強大經濟能力。
預料超過65歲以上的人口,2043年將升至267萬人。資料圖片
預料超過65歲以上的人口,2043年將升至267萬人。資料圖片

銀髮經濟︱產品須按長者需求貼地設計

飲食是銀髮經濟重要一環,據悉政府將推動飲食界提供更多合乎長者喜好的餐飲體驗及優惠,覆蓋面廣泛,並加強支援業界推廣軟餐,短期內讓長者受惠。卓永興早前指,針對長者牙齒咀嚼能力及胃納有限,可推出分量少但多種類的食品,或推出容易咀嚼、吞嚥的軟餐,近月已有連鎖快餐店率先推廣。

創新科技對長者健康護理亦越趨重要,中大老年學教授胡令芳早前受訪時指,現有科技產品多從商家角度出發,操作繁瑣,呼籲業界按長者需求貼地設計,例如以聲控、一鍵功能等打破使用障礙。據聞,政府會提出培育樂齡科技在內的初創企業,透過不同的研發中心,將樂齡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和商品化;當局亦着重品質保證,短期內將推出不同認證計劃,為提高銀髮友善產品和服務質量提供有力支撐。

有政圈中人指,銀髮經濟潛力大,但並非只追求經濟效益,而是透過市場力量,提升長者的生活質素和選擇,讓長者活得更有尊嚴,促進跨代共融。事實上,當「銀髮經濟」成為一股強勁的市場力量,工商界自然會從中開拓商機,更積極研發適合長者的高質產品與服務,創造更大經濟價值;現時政府牽頭推動銀髮經濟發展,商界也應該積極響應。

立法會議員、社聯主席管浩鳴表示,銀髮經濟市場大,但本港起步較慢,支持當局推出不同長者友善服務和產品認證,相信有助提升長者信心,釋放消費力。他關注樂齡科技產品眾多,長者未必懂分辨,部分樂齡器材價格甚貴,認為當局要做好教育和宣傳工作。

香港人口結構近年出現明顯變化,老齡化問題逼在眉睫,政府制訂銀髮經濟策略、引導市場力量,將挑戰轉化為經濟新增長點,也是轉危為機的重要手段;同時亦帶領社會重新審視長者角色,強調長者是活躍樂齡人士,能持續貢獻社會,彰顯對長者的肯定。

聶風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