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校齊聚洛僑文教中心 交流海外華語教學

為深化海外華語文教交流,由僑務委員會主辦、洛杉磯華僑文教服務中心承辦,南加州中文學校聯合會協辦的「海外教學交流座談會」於5月25日下午在洛僑文教中心舉行,吸引數十所僑校、公立學校代表與會。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張良民主持,與會者就華語教育現況、資源需求與未來方向進行深入交流。

張良民副委員長致詞時表示,洛杉磯是他侨务生涯的起點之一,對本地僑教工作深具感情。他指出,儘管侨教面臨許多挑戰,但臺灣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優秀的數位科技與民主自由的教育環境,是發展多元華語教學的重要資產。他強調:「我們需要結合科技與文化,開創屬於臺灣的華語教育模式,為下一代移民家庭提供更強競爭力。」

南加州中文學校聯合會會長車慶餘指出,該聯合會自1976年成立,會員學校已達80所,其中包含10所開設沉浸式中文課程的公立學校。車會長強調,聯合會除定期舉辦春秋兩季的學術比賽、教師研習會、文化活動與夏令營外,並積極與主流教育機構接軌。今年他們更代表中文教育界參與加州雙語教育協會50週年年會,向主流社會展現華語教學成果。

座談會中,慈濟人文學校主任林怡文也分享成人班推展的艱辛歷程。她指出,許多老師身兼教學、行政與活動推動等多重職責,常常要在用餐時間授課、補課。她坦言:「我們是用志工的心情在做教育,但真的是做得很快樂。雖然辛苦,但未來10年,這些學員可能成為推動主流社會認同臺灣的重要力量。」

林主任呼籲侨委會持續補助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TCML)成人班的發展,強調這些資源對於穩定師資與留住學生至關重要。她並分享,慈濟人文學校目前已進入第4年運作,來自不同族裔與背景的成人學員對華語學習抱有高度熱忱,「只要投其所好、課程實用,成人學生就會留下來。」

整場座談會氣氛溫馨務實,與會僑校代表亦提出教材資源、人力培訓、課程彈性等多項建議。張副委員長則表示將彙整各界意見,持續為海外僑教注入更多能量。他強調:「只要大家有熱情、有信念,臺灣的華語教育一定能在海外開花結果。」本報記者丁青洛杉磯報道

張良民副委員長(右四)5月25日親赴洛僑文教中心主持「洛杉磯地區僑教座談」,與南加州中文學校聯合會代表及多位僑校校長面對面交流。記者丁青攝

南加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