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在第58屆休斯頓國際電影節的聚光燈下,中國紀錄電影《未來是一個清晨》一舉奪得最高榮譽——白⾦雷米獎(Platinum Remi Award),這不僅是對影片本身藝術價值的肯定,更是導演張克榮多年堅持拍攝真實、動人故事的一次集大成展現。而在這份榮耀背後,一段跨越文化與時間的友誼,也悄然浮出水面,令人動容。▍特約記者 王繪灃報導 ▍
一段跨越二十年的深情謝意
就在電影節頒獎儀式結束後的第二天,兩位出品人黃博文與杜春,特地從德州飛往加州⾸府,只為完成張克榮導演的一個特別囑託——向一位多年前伸出援⼿的貴人致謝。這個人,便是美國亞太聯盟創辦人(APAPA)尹集成(CC. Yin)。
時光回到二十多年前,剛抵達美國的張克榮,懷抱著拍攝紀錄片的夢想,卻因語⾔不通、舉目無親,只能暫居在治安堪憂的奧克蘭。在這最艱難的時期,有人找到尹集成說:「有個中國導演剛來美國,什麼都不會,只想拍紀錄片,但現在很需要幫助。」
尹集成當即答應下來,不僅將張克榮接到⾃⼰的尹氏莊園居住,還主動提供⽣活保障和拍攝資源,全力支援他完成第一部在美紀錄片《華人縱橫天下》。當時尹集成正忙於籌備一場僑界盛事——國際功夫巨星成龍受邀來加州⾸府演出,他與僑團成員日夜奔波,張克榮則悄然跟拍,記錄了成龍抵美、僑界歡迎、演出籌備等珍貴畫面。
成龍演出幕後紀實
意外成影中主角那時的尹集成,並未意識到⾃⼰已成為鏡頭中重要的一部分。直到一年後,他陪家人回國,在返美的航班上,飛機上的娛樂系統播放紀錄片《華人縱橫天下》,其中一集的主角竟是他本人。「我家人正打著盹,突然聽到我講話的聲音,一睜眼,全飛機上都在放我,」尹集成笑著回憶,「那一刻真是又驚訝又感動。」
多年來,這段因善意和信任結下的情誼一直延續著。即便張克榮回國發展,仍不斷取得紀錄片領域的重要突破。而這次獲得白金雷米獎,他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當年那個在他最需要的時候伸出援⼿的人。
於是,他特別叮囑黃博文和杜春,兩位《未來是一個清晨》的出品人,在休斯頓領獎後一定要繞道加州⾸府,向尹集成致謝。
友情不變 支持不止
當他們在尹氏莊園再度相聚,黃博文代表張克榮說:「導演說,如果沒有當年CC.的一句‘你放⼼住下’,他可能堅持不到今天。」杜春也表示,這種跨越二十年的友情,在華人紀錄片人的世界裡彌足珍貴。
尹集成聽後微笑回應:「很多時候你不知道,一個決定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但如果你相信一個人,就要盡力去幫。」
他還現場承諾,將繼續支持張克榮即將啟動的新紀錄片項目《一英里一百年》,這是一部講述移民家庭在美國奮鬥、紮根、傳承的長篇紀錄片,預計拍攝時間將持續兩年,計畫覆蓋多個移民重鎮。「這些故事很重要,應該被更多人看見。」尹集成說。
一句承諾 穿越時光成就夢想
《未來是一個清晨》延續了張克榮一貫的人文紀實⾵格,以平靜卻深刻的鏡頭語⾔,講述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身份認同、家庭紐帶與信仰傳承中掙紮與成長的故事。影片採⽤多線交織的結構,通過真實人物的命運軌跡,勾勒出全球化語境下普通人堅持夢想的精神圖譜。
該片⾃⾸映以來,已斬獲全球十餘項紀錄片大獎,包括東京紀錄片節特別獎、布魯塞爾獨立電影獎最佳導演獎等,備受專業影評人和觀眾好評。此次獲頒休斯頓國際電影節白金雷米獎,無疑是其國際影響力的一次全面提升。
尹集成表示:「紀錄片的力量,不僅在於它能記錄什麼,也在於它背後能喚起人們怎樣的共鳴。《未來是一個清晨》讓我看到不同文化、不同群體在這個國家如何彼此影響、共同⽣活。
而張導的堅持,也讓我想起當年那個住在我莊園一角,每天扛著攝影機出去拍的人。」
如今,當這座獎盃靜靜放在黃博文與杜春⼿中,或許它所承載的,不僅僅是創作者的榮譽,更是一段跨越時空的信任迴響。而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那些出於善意的抉擇,終將在未來某個清晨,悄然綻放成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