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應付北部都會區發展,古洞北需增設臨時救護設施。消防處向北區區議會提交文件,建議在古洞馬草壟路一帶興建臨時救護站,工程項目預算花費3,000萬元,以興建樓高一層、容納兩個停車間的救護站;建築物內亦設辦公室、食堂、休息室、洗手間、淋浴設施和物料儲存倉等「行動支援設施」;若撥款獲批,預計可在明年第三季完工。
樓高一層兩停車間 有食堂休息室
消防處在文件中透露,早在2009年已在石仔嶺花園設立「古洞臨時救護崗」,至2021年為配合古洞地區發展,改在前古洞公立愛華學校設立「臨時救護調派點」,但相關調派點預計在明年11月底前需再遷離,故建議另覓地點興建臨時救護設施。
文件提及,擬議的新救護用地位於馬草壟路,佔地約2,000平方米,已劃入《古洞北分區計劃大綱核准圖》(S/KTN/4)的「政府、機構或社區」地帶,因該處為政府土地,毋須再徵私人土地興建。
文件顯示,相關工程已於今年首季提交至「小規模建築工程委員會」以申請撥款。翻查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資料,在古洞北興建的臨時救護站工程項目預算為3,000萬元,單在2025/26年度預算為500萬元。消防處指,若申請獲批,工程初步預計可在明年首季展開,需時約9個月,在明年第三季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