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美國國土安全部近日暫停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激起全美學術界強烈反彈。哈佛大學校友、現任聖安東尼山學院(Mt. SAC)華裔教委陳介飛(Jay Chen)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此舉不僅違憲,更是特朗普出於報復心理發動的反教育、反移民攻擊,恐對美國高教國際聲譽造成長遠傷害。
陳介飛指出:「這不只是對哈佛的攻擊,而是對整個高等教育體系的威脅。特朗普的作法帶有明顯排外傾向,既違憲,也是不理性的報復行為。」
作為哈佛畢業生,陳介飛坦言,當哈佛校方最初試圖對聯邦政府讓步時,他深感失望。他表示:「那時我寫信給校長,敦促他不要妥協。面對來自白宮的非法行為,像哈佛這樣的頂尖學府更應挺身而出,捍衛學術自由與大學自治。」
根據國土安全部命令,哈佛將暫時喪失招收F-1與J-1簽證國際學生的權利,影響高達6,800名學生。陳介飛雖已畢業多年,未直接認識受影響學生,但強調哈佛一直以來多元國際學生構成的學術氛圍,是其重要資產之一。「當年我在哈佛時,有來自南非、韓國、歐洲等世界各地的同學。這種多元文化的交流,是哈佛教育經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認為,哈佛訴諸司法、對抗特朗普的做法,是目前唯一可行的道路。「我們已看到法院發出禁止令,阻止特朗普的行動。當國會失去制衡能力時,司法就是最後的防線。」
作為加州最大社區學院之一Mt. SAC的教委,陳介飛亦關注聯邦政策對本地高教機構的潛在威脅。他表示:「特朗普之所以針對哈佛,是因為像哈佛這樣的學府培養出有理性、有思辨能力的領導人,這與他所推崇的民粹主義與排外政策背道而馳。」
至於對美國整體高等教育吸引力的影響,陳介飛坦言:「短期內的損害已經造成,長遠來看,更令人擔憂的是美國國際聲譽的下降。破壞與盟友的關係、敵視移民人才,只會損及美國作為全球人才中心的地位。」
最後他強調,這起事件也再次提醒大眾「選舉後果何其重要」。「很多人以為總統是誰對生活無甚影響,但事實已經擺在眼前。2025年選舉攸關美國的價值與未來方向,大家不能再袖手旁觀。」▍本報記者丁青洛杉磯報道 ▍

美國國土安全部近日暫停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美聯社

哈佛大學校友、現任Mt. SAC學院教委陳介飛。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