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醇逸等籲立法BMI 門檻降至23

亞太裔糖尿病患者數量驚人上升,紐約州參議員劉醇逸與紐約州眾議員金兌鍚23日與醫療專業人士強調,亞太裔社區內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的日益上升,必需通過立法來解決這一危險的公共衛生差距,解決亞太裔社區中未確診糖尿病比例過高的問題。

劉醇逸表示,紐約州參眾兩會的S634B/A1206B立法,重點要求對身體質量指數(BMI)閾值較低的亞太裔人群進行糖尿病篩檢,並遵循國家認可的循證指南。

劉醇逸又表示,立法的目的是上響應全國範圍內的努力,提高人們對超過一半患有2型糖尿病的亞裔,以及更多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未被診斷出來的認識。諸如「23篩檢」活動之類的倡議,旨在讓每位BMI為23或更高的亞裔美國患者接受篩檢,而不是標準BMI為25。

劉醇逸補充說,雖然BMI 25通常被用作糖尿病篩檢的國家基準,但研究表明,亞裔美國人的BMI即使低至23也可能面臨更高的糖尿病風險。美國糖尿病協會、國立衛生研究院和疾病管制中心都承認亞裔應該在​​BMI為23時接受糖尿病篩檢,但目前大多數保險計劃仍不涵蓋此範圍內患者的篩檢,導致AAPI社區中的許多人無法得到診斷,並面臨更大的糖尿病風險。

按照全國公認的、基於證據的指導方針,S634B/A1206B立法還將取消亞裔美國人23歲篩檢的免賠額、共同支付、共同保險和其他自付費用,確保財務障礙不會阻礙早期發現。這種方法可以透過早期發現疾病來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同時還可以降低保險提供者的糖尿病治療長期成本。

州眾議員金兌鍚(Ron Kim)稱代表性不足的群體往往面臨獨特的醫療挑戰,需要以經驗為依據的指導方針和治療方案。醫學研究表明,在相同的體質指數(BMI)下,亞裔患糖尿病的風險高於普通人群。

王嘉廉社區醫療中心執行長查高書(Kaushal Challa) 表示,這項法案是朝著使保險覆蓋範圍與臨床證據保持一致邁出的重要一步。透過將糖尿病篩檢的BMI門檻從25降至23,確保更多人在需要時獲得所需的護理。

仁德醫療集團(Rendr)首席發展官惠華代表總裁兼財務長Alex Mitchell在會上表示,作為華人社區最大的醫療集團,致力於透過優先考慮慢性病預防和早期發現來推進基於價值的醫療服務。這項法案是在認識到亞裔面臨的獨特健康風險,並確保他們及時接受糖尿病篩檢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我們讚賞這項工作與我們預防性的醫療狀況。

美國華人醫師會主席朱自強醫學博士說:代表紐約州700多名執業醫師的美國華人醫師會強烈支持這項將強制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篩檢的BMI門檻從25降至23的立法。亞裔在較低的BMI水平下患糖尿病的風險更高,而目前的保險指南並未反映這一現實。

代表亞美醫師協會(CAIPA) 總裁兼執行長劉季高的劉華清醫生,黃雪莉等支持協會支持法案,透過將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篩檢覆蓋率的BMI門檻從25降低23,改善預防性醫療保健,並特別關注亞裔人群體中存在的糖尿病風險差異,支持這項法案可以實現更早的診斷、改善健康狀況並降低長期醫療保健成本。

紐約韓裔美國醫學會,皇后區醫學會前會長查爾斯·洛普雷斯托,美國糖尿病協會州政府事務總監莫妮卡·比爾格等均表態支持立法擴大關鍵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篩檢,並免費惠及那些風險因素已反映在國家循證指南中的個人。

本報記者陳裕光紐約報道

劉醇逸,金兌鍚與醫療專業人士聯袂呼籲通過BMI門檻從25降低23的預防糖尿病提案立法。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