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塑/環保/垃圾徵費】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在貿易戰和經濟轉型下,環保政策要因時制宜,在經濟情況欠佳時,用強制措施推動環保政策恐會惹來反彈及對部分行業帶來衝擊,「走塑」第二階段禁止外賣使用膠杯、膠飯盒,暫時仍未有具體落實時間表,會先推試驗計劃,並與業界一同尋找合適的替代品。
謝展寰今日(24日)在電視台節目表示,推行環保的目的,是希望能夠推進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環境固然重要,但經濟和社會這兩個因素同樣重要。在現時情況下,他覺得需要考量未來應怎樣走,並非放棄目標,而是要怎樣做才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第二階段「走塑」暫未有具體落實時間表
謝展寰又稱據第一階段觀察所見,有八、九成市民到快餐店買外賣時,已不需要外賣餐具,有關的習慣容易改變,但到了第二階段,「很難要大家每個人都要拿住個碗、拿住湯碗去買飯,有啲人可以做得到,但要每個人都做得到就有啲困難」,因此需要好用的替代品令巿民可以接受。他稱目前業界使用紙製及纖維代外賣替品,但有業界人士反映替代品的蓋未必能長時間使用,需尋代替代品,但強調「並非等到有替代品出現再傾」,所以在今年中與業界合作尋找合適的替代品推行「走塑」。他又認為用合作的方式可以更快找到替代品,行業、巿民亦會較為接受。
被問到測試有否時間表時,謝展寰稱要視乎測試的結果,不用特別定一個時間表,要根據測試的結果決定什麼時候作為法例的要求。有效果比爭取什麼時候立法效果更佳。至於是否將第二階段無限期推遲,他解釋,推行試驗計劃的做法,部分是汲取了垃圾徵費的經驗,部分認為是更好的方法;並非拖慢「走塑」進度,而是快了去做一個試驗,讓替代品更快地在巿場出現。「大家成日以為強制好啲,我想話畀大家知,強制其實唔係好啲,效果係差一啲」。
新形勢下減廢目標不變會調整策略
至於暫緩了一年的垃圾徵費有否再推的日子,謝展寰表示,最重要是要看整個社會是否認為是合適時間去推行,當社會對減廢和回收的認知增加時,政府會作評核及看市民的意見,會留待7月向立法會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