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不旅遊|姚柏良批政府欠數據致「瞎子摸象」 江玉歡:發展旅遊不能「客大過主」

政府推出「無處不旅遊」概念,旅遊界議員姚柏良今(22日)提出無立法效力的議員議案,稱要「強化香港作為國際旅遊城市樞紐的角色,鞏固其作為世界級首選旅遊目的地的地位」。他表示,政府缺乏數據,令分析市場時「瞎子摸象」,而處理萬宜水庫東壩問題上,政府雖然積極應對,但僅只是管理交通,並不等於是發展生態遊。亦有議員表示,政府需要避免過度擠壓市民生活空間,造成「客大過主」的失衡現象。

旅遊界議員姚柏良。資料圖片
旅遊界議員姚柏良。資料圖片
選委界江玉歡。資料圖片
選委界江玉歡。資料圖片
西貢萬宜水庫東壩。資料圖片
西貢萬宜水庫東壩。資料圖片
姚柏良強調生態遊需要有完整規劃。資料圖片
姚柏良強調生態遊需要有完整規劃。資料圖片
江玉歡指大部分遊客僅在尖沙咀海濱有限範圍內駐足。資料圖片
江玉歡指大部分遊客僅在尖沙咀海濱有限範圍內駐足。資料圖片

姚柏良表示,政府應透過「一程多站」模式聯動粵港澳大灣區及國際資源,加強與內地及海外城市的合作,以促進優勢互補,助力旅遊業界「引進來、走出去」。

姚柏良:生態遊需有完整規劃

姚柏良強調,政府必須重視數據推動決策的關鍵作用,而目前政府公開的數據只有入境處和旅發局問卷調查,港人外遊數據更欠奉,旅客性別、年齡、出入境模式、省份來源等指標無從掌握,令分析市場時出現「瞎子摸象」,也無法作出超前部署、精準營銷。

針對早前節假日西貢萬宜水庫東壩交通問題引起社會討論,他指政府雖然積極應對,但僅只是管理交通、疏導人流、鼓勵錯峰出行等,並不等於發展生態遊,強調生態遊需要有完整規劃,為旅客提供更高質素的旅遊產品和體驗。

民建聯葛珮帆表示,政府亦應積極研究將旅遊與低空經濟結合,以進一步推動「+旅遊」及提升香港旅遊的吸引力。她指,如想用好島嶼資源,政府可引入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及載人無人機,相信可以實現半小時低空環島圈,旅客上午可以在太平山頂俯瞰維港景色,中午坐飛行器去東平洲,傍晚可經大澳水上棚屋回香港市區,創造海陸空深度遊的獨特體驗。

江玉歡:重塑「主客共生」旅遊哲學

選委界江玉歡則指,香港的獨特之處在於中西交融的都市節奏、市井生活韻味,認為文化資產並非短時間內為迎合遊客而生,而是市民生活特色的場景,因此香港的突圍之道,是重塑「主客共生」的旅遊哲學,且科學管理城市容量是旅遊可以持續發展的關鍵,政府應精細化管理,平衡香港社會的承載力。

而五一黃金周出入境旅客達到460萬人次,內地遊客佔140萬,過夜旅客比例顯著提升,她強調,政府「無處不旅遊」的定位,需要精準的容量管理,避免過度擠壓市民生活空間,造成「客大過主」的失衡現象。

她反問,熱門景點如萬宜水庫東壩出現擁擠的情況,是否體現政府發展旅遊的目標。她稱自己五一期間行走尖沙咀海濱,大部分遊客僅在有限範圍內駐足,僅一街之隔的尖東噴水池附近的零售店難以受惠。她又認為,本地市民的文化認同賦予這個城市最獨特的氣質,合理的城市空間分配、社會深層次矛盾化解才可以令香港發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幸福感高的地方。

記者:曾卓琳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