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地緣政淢及關稅陰霾影響下,不少國家放慢環境保護和減碳步伐。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17日)在網誌表示,面對球貿易戰緊張和地緣政治複雜,香港面臨多方挑戰,要因時制宜制定推進環境保護的策略,避免環保政策在這個艱難時期加重市民和經營困難者的負擔。
謝展寰認為未來中短期香港可以7個方向推進環保,包括宣傳教育、行業協作、善用市場力量發展環境基建、綠色經濟轉型、發展與保育並行等多個方向推進環保。
在宣傳教育方面,政府通過推動源頭減廢及擴大回收網絡,成功扭轉廢物棄置量多年來長期不斷上升的趨勢,推動「走塑」一年以來,很多市民開始習慣自攜可重用餐具;至於何時實施第二階段「走塑」,謝展寰在網誌表示,環保署年中在不同餐廳營運場景進行產品測試,尋求業界可接受又對市民生活影響最少的替代品,當中會考慮替代品的成熟度、普及性和可負擔性,按實際情況穩慎前行。





在協助綠色經濟轉型方面,環境及生態局正協助盧米科技在香港物色地點開設廠房,利用回收廢塑膠再造成聲學超材料,預計首年投入運作,即可處理約3,500公噸本地家居廢塑膠;當局亦會協助i2Cool在本地物色合適場地設立生產線,利用本地回收廢料如瓷磚、陶瓷和玻璃等製造高價值的無電製冷及創冷產品核心原料。
同時,粵港環保及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小組成立了「無廢灣區」建設專題小組,透過「優勢互補」加強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可回收物料的區域性循環利用;而香港發行的綠色債券在2024年達到430億美元,自2018年起連續七年居亞洲區市場的首位,佔地區總額約45%,在綠色金融上保持在亞洲的領先地位。政府亦亦會展開研究建立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為市民提供生態教育和康樂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