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煙|關注組指「老鼠煙」售價年半升三成 更多人轉食私煙 促暫緩禁加味煙

長遠煙草政策關注組今日(16日)舉行記者會,指政府近年加強控煙措施,令沒標明產地及代理商資料、俗稱「老鼠煙」的雜牌私煙在全港各區湧現,且手法隱蔽多變,「不標價」、「陰陽價目」等手段層出不窮,每包「老鼠煙」的平均售價亦由一年半前的44元,大升三成至57元,認為連續加煙稅令「老鼠煙」售價有上調空間,反令非法商人賺得更多。

關注組呼籲政府採取更審慎控煙策略,指現時絕非適當時候考慮禁加味煙,建議在煙稅收入回復到加稅前的水平前,暫緩有關禁令。

長遠煙草政策關注組發布「老鼠煙實地跟進調查」結果記者會。葉偉豪攝
長遠煙草政策關注組發布「老鼠煙實地跟進調查」結果記者會。葉偉豪攝
長遠煙草政策關注組成員徐緣。葉偉豪攝
長遠煙草政策關注組成員徐緣。葉偉豪攝
長遠煙草政策關注組召集人盧啟律。葉偉豪攝
長遠煙草政策關注組召集人盧啟律。葉偉豪攝
長遠煙草政策關注組成員徐緣(左),長遠煙草政策關注組召集人盧啟律(右)。葉偉豪攝
長遠煙草政策關注組成員徐緣(左),長遠煙草政策關注組召集人盧啟律(右)。葉偉豪攝
長遠煙草政策關注組成員徐緣(左),長遠煙草政策關注組召集人盧啟律(右)。葉偉豪攝
長遠煙草政策關注組成員徐緣(左),長遠煙草政策關注組召集人盧啟律(右)。葉偉豪攝

指「老鼠煙」成功吸納一大班煙民

關注組公布有關「老鼠煙」實地調查結果,召集人盧啟律表示,關注組曾於前年11月到北角、九龍城及荃灣,共90個有出售香煙的零售點,包括士多、生果店、報紙檔等實地調查,當時42個零售點被發現有出售「老鼠煙」。關注組本月再到該42間零售點作跟進調查,發現當中七成零售店仍在出售低於或接近煙草稅的「老鼠煙」。

盧啟律指,實地視察時發現店舖手法隱蔽多變,會以「不標價」、「陰陽價目」、「隱藏貨」、「買一送一」等手段出售「老鼠煙」,並成功吸納一大班熟客,煙民去到店舖靠「打眼色」或講暗號購入。他指「老鼠煙」平均售價大升了三成,生意不絕,顯示私煙市場變得成熟,而私煙集團大膽增加利潤空間,亦意味著有更多資源做線上線下推廣,擴大市場佔有率。

關注組成員徐緣亦表示,政府自2023/24年度起連續兩年加煙稅,但稅收沒隨之上升,反而大跌一半。數據顯示,政府在2024/25財政年度煙草稅最初預算是90億元,最終實際收入僅42億元,比預期少一半;2023/24年度煙草稅實收72億元,與最初預算的94億元也有22億元落差。關注組質疑,稅收減少並非因少人吸煙,而是更多人轉投私煙市場。

徐緣指,當局推行「控煙十招」再加大控煙力度,擔心將來若禁售加味煙,「加味煙就成了私煙獨市生意」,「不難想像若禁令通過,很大部分煙民都可能會轉投私煙市場,屆時私煙集團一定豬籠入水。」

關注組籲勿妖魔化吸煙者

關注組稱支持市民戒煙,但認為相比起加煙稅、禁煙措施,加強戒煙支援及教育更能即時幫助煙民。盧啟律希望政府當局勿把吸煙者妖魔化,「希望透過有同理心的方式協助煙民戒煙,而非一味懲罰煙民」。

對於當局日前指英國等地已禁售加味煙,香港須「跟上國際控煙策略」,盧啟律反駁指,英國沒有像香港一樣禁售電子煙產品,當地甚至有文獻認為電子煙等或能幫助戒傳統香煙,認為英國與香港禁售加味煙的背景情況大不相同,「人哋係有得俾人揀,唔同香港所有都禁晒。」

記者 趙克平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