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以關係漸生變 中東暗流湧動

特朗普13日至16日出訪中東,行程居然不包含以色列。以色列自77年前建國以來,一直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盟友。這一舉動引發了廣泛關注,被視為美以關係微妙生變的信號。

特朗普第二任期開啟後,宣布全力支持以色列,迅速解除對以色列供應重型炸彈的禁令,又公開暢談將巴勒斯坦人遷移出加沙地帶,聲稱這是「最佳選擇」。但隨著加沙戰火平息無望,衝突升級,情況漸漸發生變化。

目前,加沙停火談判陷入僵局,以色列安全內閣近日批准擴大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計劃,戰略重點將從「突襲」轉向「佔領」。而特朗普在就職演說中提及以巴問題時,曾稱自己將成為「和平締造者」,局勢的發展令其極為不滿。特朗普認為這是徒勞的努力,將使華盛頓尋求的重建努力變得複雜。以色列同樣不滿,認為美國在加沙問題沒有給予足夠的支持。分析認為,以色列希望通過軍事手段徹底消除哈馬斯威脅,而美國更傾向於通過政治談判實現地區穩定,這種戰略目標的差異,正不斷侵蝕雙方之間的信任基礎。

美伊談判的重啟也令以色列感到擔憂。上月初,特朗普突然宣布美國將與伊朗直接會談,內塔尼亞胡政府事先並未得到通知。

以色列輿論普遍認為,在伊朗當前經濟和社會疲軟的情況下,應該強力打擊伊朗,但美國選擇進行談判,令以色列的強硬主張落空。

此外,胡塞武裝問題是美以關係的另一個分歧點。自2023年11月以來,也門胡塞武裝為支持加沙,持續對以色列及其相關船隻進行導彈和無人機襲擊。在美國前總統拜登任內及特朗普上任初期,都對其進行過軍事行動。

但本月初,美國宣布與胡塞武裝達成協議,停止軍事打擊,以換取胡塞武裝承諾不襲擊紅海地區的美國船隻。這一決策同樣未提前通知以色列。

美國與以色列關係的微妙變化,本質上是雙方戰略利益訴求調整的結果。特朗普高舉「美國優先」的旗幟,不會為以色列展開另一場中東大戰,在中東戰略的重心逐漸從軍事幹預轉向政治外交博弈;以色列則更關注自身的安全,雙方目標的差異導致矛盾不斷積累。這種變化將深刻影響中東局勢,以色列可能因美國支持減弱在地區事務中陷入孤立,從而加劇地區的緊張局勢,也可能會影響後續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戰略布局,重塑美國與中東地區其他國家之間的關係。

未來,美以關係的走向仍充滿變數。雙方長期形成的同盟基礎依然存在,在應對伊朗威脅、維護地區穩定等方面仍有合作空間。如何在各自利益訴求與同盟關係之間找到平衡點,將成為決定美以關係發展的關鍵所在。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