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屋局/何永賢/機械人】房屋局今日(12日)在東涌第16A區舉辦「房屋建築機械人——油漆大師比拼賽x武林大會」,有5款油漆機械人在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見證下「鬥髹油」,另有6款建築機械人同場亮相。何永賢更化身「何師傅」,親身體驗操作6米高油漆機械人。她致辭表示,不少內地機械人公司近日落戶香港,迎合本地房屋較細的特點,研發出嬌小靈活的產品,「大機械人細小地方用不到,小機械人所有地方都用到,一地適用、世界通行是我們優勢。」
引入建築機械人令工作更有型 有助吸引年輕人入行
何永賢表示,今年是房屋局房委會「共築・智能年」,全年主題會聚焦「智能化建築」,今次機械人「武林大會」是活動之一。她提到,近年在房委會協助下,陸續有不同建築機械人項目在港試驗成功,當中除了油漆外,打磨、紮鐵等不同工序,現亦可由機械人協助。她指,建築行業素來缺乏人手,機械人令工地更安全,「亦令工作更有型,有助吸引年輕人入行。」
房委會近年主動搜尋及驗證使用機械人,將成功案例推廣宣傳,扮演好「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這些機械人公司之後亦決定在香港拓展業務,以香港為跳板進軍新加坡、中東和歐洲市場,希望未來有更多創科企業落戶香港,進一步推動香港創科生態圈蓬勃發展。









24單位油漆工作傳統須8工人 改用機械人僅須兩操作員
何永賢提到,透過機械人協助建築工作成效顯著,有試驗項目發現,室內油漆施工效率可提升50%以上,傳統上,房委會一層樓24個單位的公屋油漆工作,需要8位專業工人,改為機械人協助僅需2位技術員操作,「操作員還可以遠離噴油位置,避免粉塵等影響健康,相當值得向行業推廣。」
今次的「油漆比賽」由何永賢聯同香港工程師學會、香港建築師學會、建造業議會和業界專家代表組成評審團隊,為參賽機械人進行評分,準則包括技術表現、效率與生產力、油漆塗層質素和安全表現。現場直播該5款油漆機械人,髹最後3.9平方米的油,最快的選手僅以不到15秒的成績完成賽事。
何永賢體驗操控6米高牆面處理機械人 「以我高度 根本髹唔到咁高」
「武林大會」亦展示了6款有潛力應用於建造公屋的機械人,包括紮鐵機械人、地磚鋪貼機械人、鐵器切割機械人、6米高三合一牆面處理機械人、混凝土內牆面打磨機械人,及不用人手操控的室內測量掃描無人機。何永賢更即場體驗操控可髹油的6米高三合一牆面處理機械人,指若沒有科技協助,以自己的身高,根本不可能進行如此高度的油漆工作。





梁文廣 : 機械人提升地盤安全 減低因意外而停工風險及額外成本
房委會委員、立法會議員梁文廣表示,目前公屋建造成本中,人手成本佔比較大,原因是勞動市場短缺,「日薪3000元依然並不容易找到工人,且熟手工人年齡普遍較大。」他認為,有機械人協助下,不只能減輕人力成本,提升地盤安全後亦減低因發生意外而停工的風險及背後的額外成本。他又指,機械人不會取締傳統工人,「機械人可以在工人休息時接替工作,待工人休息過後檢查修正。工人沒有減少,但速度上或質素上都有提升。」
周小松: 機械人不會完全取代工人
立法會議員周小松表示,機械人能協助工友進行高危工作,「例如離地高空的工作,或密閉空間作業等,都可由機械人幫手,避免出現人命意外事故。」他指,提升行業安全有助吸引新血入行,又相信機械人不會完全取代工人,例如紮鐵機械人只不過代替部分暴曬下的工序,料未來行業仍需機械人和工友互相配合。
經歷評審團隊一番專業判斷後,比賽最後由博智林(香港)建造技術有限公司,及蔚建科技香港有限公司的油漆機械人奪得雙冠軍。何永賢表示,今次評審最注重安全方面的表現,亦關注各機械人到地盤應用的多項細節。她重申,由於香港的收貨標準相當高,機械人可以在港落地使用,亦代表可以跟國際標準接軌,輸出海外,「機械人要落地,最重要是找場景,房委會未來10年有30.8萬個公屋單位,提供相當多合作機會,將香港建築科技推向世界。」
冠軍之一蔚建科技的負責人周富健表示,公司在內地發展建築機械人多年,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一年前見香港工價高昂,勞工市場缺員嚴重,認為機械人在港有發展潛力,遂進軍香港並在港註册分部。他指,本港建造業創科基金提供充足的資助,令港承建商有動力採購或租借機械人使用,目前旗下批盪機械人已在5個地盤中使用,油漆機械人在2個地盤落地,料未來會與更多地盤合作。
截至目前為止,已有超過20個公營房屋發展項目採用建築機械人系統,預計到2027年會有另外30個公營房屋項目加入採用。
記者 趙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