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致力於推動教育、文化、華人歷史等事業的阮桂銘博士 (Dr. Gay Yuen) , 除了擔任洛杉磯華美博物館之友董事會主席外,更於今年2月宣誓就任南加州香港校友會聯會會長一職,務求將美國早期華人歷史文化進一步向社區團體推廣。
阮桂銘,近年來先後獲洛杉磯縣第一區參事蘇麗絲 (Hilda L. Solis) 任命為洛杉磯縣人際關係委員會委員。亦先後獲美國華裔民選官員協會頒發終身成就獎、美國聯邦眾議員趙美心 (Judy Chu) 及蘇麗絲 (Hilda L. Solis) 頒發的年度傑出女性獎,以及加州眾議員方樹強頒發的第49區傑出女性獎。
她在過去四十年來一直是加州、美國和亞洲的教育領導者,服務超過45年,特別在雙語和少數族裔教育領域對教師、校長、立法者及政府有深遠影響。同時,她參與了過去50年來的所有主要設計和修訂工作,幫助建立了全州範圍的亞洲語雙語教師認證標準,並為公立學校的移民學生制定了英語為第二外語(ESL)學習的標準。
阮桂銘幼年時期從香港移民來洛杉磯,和父母居住在華埠。由於語言和文化背景的差異,她在學校裡異常孤單,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段時間,直到阮桂銘找到了另外一名同樣來自香港的小夥伴。有一天,她們一邊跳繩一邊開心的用粵語交談,一名女教師走過來無預警的給了阮桂銘一記粗暴的耳光。年僅6歲的她根本聽不懂女教師口中的批評,但這一巴掌傳遞的信息卻非常清楚:在美國,必須說英文。
作為一名新移民,當時她的英語水平幾乎為零,「不管你怎麼打我,我都不會講英語。」她無奈道。這段經歷在阮桂銘的童年生涯劃下一道傷疤,她一度變得厭學,甚至對自己的華裔背景感到抵觸,拒絕接受身邊一切和中式文化相關的習俗。
直到60年代,阮桂銘進入了加大洛杉磯分校(UCLA),開始接觸到人種研究和種族背後百年淵源的歷史,作為華裔的民族意識才逐漸被喚醒,於是她決定主修中國漢語研究。當時,美國政府開始簽發以家庭團聚為目的的簽證,引來大批來自香港和台灣的華裔移民,公立學校中也開始不斷出現不善英語的亞裔兒童,看到這些和幼時的自己面臨同樣困境的孩子,阮桂銘說,「我從未想過要成為一名教師,但我想也許我能盡一份力,也許我能幫助他們,避免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正是這個契機使得阮桂銘走上雙語教育的職業道路。
阮桂銘投身教育事業50年,深知未來掌握在下一代手中,她的學生幼自學前班,上至博士生,可謂是桃李滿天下。對她來說,能夠看到自己的學生惠及一方,將教育為本的精神源遠流長的傳承下去,就是她最自豪的成就。▍本報記者陸新洛杉磯報道 ▍

阮桂銘博士。 記者陸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