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表示將推行連串措施提振本土製藥行業,包括簡化興建廠房的程序、加強抽查外國藥廠等,藉此減少對進口藥物的依賴。
CNBC報道,特朗普5日簽令,要求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放寬限制、簡化審查、從項目早期開始支援本土醫藥企業,藉此縮減業界在境內建廠的時間,環保署(EPA)也需配合,加快處理建廠申請。在扶持本土藥廠的同時,外國藥廠將面對更嚴格規管,FDA需要提高檢查費用,嚴格要求海外廠商申報藥物成分來源,必要時曝光不合規格的工廠。
FDA新任局長麥卡里(Marty Makary)表示,未來外國藥廠將面對「突擊」檢查,事前不會再收到通知,部門也會加強檢查新建廠房,確保生產符合質量要求。
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的同一天,又表示將在半個月內正式公布藥物關稅,希望與提振本土的措施雙管齊下,改變藥物供應現狀。
由於中國和部分歐洲國家成本較低,美國製藥業也紛紛外遷,過去幾十年的本土產量大幅萎縮。顧問公司安永(Ernst & Young)曾發現,2023年進口的醫藥總值2030億元,其中73%來自歐洲,主要是愛爾蘭、德國和瑞士。不過情況最近已有改變,包括禮來(Eli Lilly)在內的藥廠已加大本地投資,數據分析公司GlobalData在報告中表示,生產商回流有助國家鞏固藥品供應鏈,但可能因生產成本推高價格。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