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市市候選人柯謨(Andrew Cuomo)6日宣布,他將在11月大選中以獨立黨名義參選,即使他在民主黨初選中目前大幅領先。
這一舉動將使這位前州長即使在6月的初選中落敗,仍可參加11月的大選。此外,這也有助於他吸引非民主黨選民的支持,這在以民主黨佔多數的紐約市相對罕見,但現任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也以獨立身份參選,讓大選更具競爭性。
柯謨在聲明中表示,他將以名為「奮戰與實現」(Fight and Deliver)的獨立政黨線參選,希望吸引「對民主黨失望的選民、獨立選民與共和黨人」。
多項民調顯示,柯謨在民主黨初選中領先對手達雙位數百分點。亞當斯則因民調支持率創新低,且面對已撤銷的聯邦起訴案帶來的醜聞風波,選擇跳過初選、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他計劃以「終止反猶主義」(End AntiSemitism)和「安全與可負擔」(Safe & Affordable)兩條獨立政黨線參選。
周二,亞當斯指責柯謨抄襲了他的策略。
柯謨曾稱彭博是紐約市近年唯一稱職的市長。以獨立政黨線參選對柯謨來說並非新招。2014年,他創立「女性平等黨」(Women’s Equality Party),意圖吸引女性選票。他於2021年因被認定性騷擾11名女性而辭去州長職務,儘管他否認指控。
民主黨策略師楊哲普(Trip Yang)說:「這只是他在兩手準備而已。他對於在大選中以多個政黨線參選的操作非常熟悉。」
柯謨的新政黨線意味著11月的選票上可能會出現至少五位候選人,包括亞當斯、柯謨、可能的共和黨提名人斯利瓦(Curtis Sliwa)、以及獨立候選人吉姆·沃爾登(Jim Walden)。
與柯謨長期對立的進步派第三黨「工人家庭黨」(Working Families Party)也表示,如果他們支持的候選人未能在6月的民主黨初選中勝出,他們會推派自己的候選人參加大選。該黨目前支持的名單包括市議會議長歐德思(Adrienne Adams)、市主計長蘭德(Brad Lander)、州眾議員曼達尼(Zohran Mamdani)和州參議員邁瑞(Zellnor Myrie),但尚未排出具體排序。
與初選不同,11月的大選將不採用「排序選擇投票」(ranked choice voting)制度。屆時,候選人可在多個政黨線上參選,並合併其得票計算總數。
周二,柯謨的初選對手們紛紛在社群媒體上嘲笑他這項策略。
「他害怕了。」曼達尼在X(前推特)上說。他在民調與募款上排名第二,是所有候選人中最偏左的一位。上個月,他推出了競選中的第一支電視廣告,直接攻擊柯謨。上周末,他的競選團隊在布碌崙舉辦了一場音樂會形式的集會,吸引約1500人參加。
「為什麼他不乾脆追隨@NYCMayor的腳步,正式變成共和黨人?」蘭德帶著嘲諷地寫道。儘管亞當斯與特朗普政府關係友好,引發他可能轉投共和黨的傳聞,但他目前仍是註冊民主黨人。
亞當斯則暗示選民還會看到更多戲劇性發展。「這將是一場充滿轉折的大選,」他在周二對記者表示。

儘管在民主黨初選目前大幅領先,柯謨將在11月大選中以獨立黨參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