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烏礦產協議簽署後 投資基金如何運作

烏克蘭與美國4月30日簽署礦產協議。協議中載明,美國可直接向該基金注資,其中可能包括軍事裝備,以進一步協助烏克蘭驅逐俄軍。預計基輔將把自基金創立後其自然資源獲得的一半利潤投入該合資事業。兩國將對該基金的管理擁有平等控制權。

《國會山報》(The Hill)報道,烏克蘭經濟部長尤莉婭·斯維里登科(Yulia Svyrydenko)4月30日寫道,「該基金採50/50結構,由烏克蘭與美國共同管理。任何一方都不會擁有主導性投票權——這反映了我們兩國之間的平等夥伴關係。」

斯維里登科表示,在最初十年內,該基金的利潤與收入將不會分配,而是重新投資於烏克蘭的新重建和項目中。投資項目將由美國與烏克蘭共同決定。「我們已塑造出一個為兩國提供互利條件的協議。」她在30日表示。
該協議原預計在澤連斯基今年2月底造訪白宮時簽署。然而,計畫在特朗普與副總統萬斯當著記者面前痛斥這位烏克蘭領導人、指責他對美國援助基輔不夠感激後破局。

總部設於德國的基爾研究所(Kiel Institute)估計,自2022年2月衝突爆發以來,華盛頓已向烏克蘭提供近1300億美元的政府支持。澤連斯基此後著手修補雙邊關係,並於上週末在梵蒂岡與特朗普舉行了一場戲劇性的一對一會晤。

對烏克蘭而言,其中一項優先目標是將安全保障納入協議,認為這將有助於對抗俄羅斯。然而,該協議最終並未包含安全保障。特朗普曾表示,烏克蘭未來的保護應由歐洲,而非美國或北約來保障。

雙方在協議中表示,這項協議是「兩國人民與政府之間更廣泛、長期戰略對齊的表達,也是對美國支持烏克蘭在安全、繁榮、重建以及融入全球經濟體系方面的具體展現。」

圖片來源:美聯社

即時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