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政府28日宣布,聯邦官員已對哈佛大學及其學生主辦的法學研究學術期刊《哈佛法律評論》啟動調查,稱接獲多起舉報,指控其在編輯與文章遴選過程中涉及種族歧視,違反《1964年民權法》第六章規定。
據美聯社報道,該調查由教育部與衛生與公共服務部主導。聯邦政府聲稱,有編輯對一篇關於警察改革的文章加註評語道,回應者「多為白人男性」令人「憂慮」;另有編輯則建議,因作者是少數族裔,其文章應加速審核。這些言論引發對該學術刊物是否以種族作為審查考量的質疑。
這項調查正值哈佛大學與政府因聯邦資金凍結爭議對峙之際。此前,哈佛拒絕配合政府對限制校園激進行動的要求,導致22億元的聯邦補助被凍結。
哈佛強調,《哈佛法律評論》為法律上獨立的學生組織,其運作符合法律,2018年聯邦法院也曾駁回類似歧視指控。哈佛對資金凍結提起訴訟,指控此舉侵犯學術自由與言論自由,雙方已於28日首次對簿公堂,將於7月21日舉行聽證會。
此案預料將牽動學術自由、多元政策與聯邦資金監管之間的界線,引發高教界廣泛關注。
教育部官員指出,「《哈佛法律評論》的文章遴選機制似乎是根據種族來決定誰勝誰負,採用一種分贓制度,將作者的種族與文章的學術價值同等看待,甚至比學術價值更重要。」《1964年民權法》第六章規定,接受聯邦資助的機構不得基於種族、膚色或原國籍進行歧視。
除哈佛外,賓州大學、布朗大學與普林斯頓等知名常春藤盟校也遭遇資金凍結與壓力。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