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之一選民未登記黨派 無緣初選大選投票率也偏低

今年紐約市市長選舉初選將在六月舉行,但包括很多華人新選民常常在前去初選投票時才知道,初選只對登記了黨派的選民開放,白白失去投票的機會。昨(29)日市競選財務委員會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在紐約未登記黨派的選民達到五分之一,比登記共和黨的選民比例還要高。而這些選民在錯過初選之後,很多就不再參加普選投票,使這個群體的普選投票率也低於平均。

紐約目前採用「封閉式初選制度」,意即初選為黨內選舉,只有登記了黨派的選民才能參加本黨參選人的初選投票。未登記政黨的選民即使是合法登記選民,也無權參與任何一方的初選投票。

報告發現未登記任何政黨的選民佔全市選民的21.1%,高於共和黨選民的11%,成為僅次於民主黨的第二大選民群體。儘管如此,這群人卻在選舉制度中處於邊緣地位。在2024年普選中,僅49.3%的無黨派選民參與了投票,遠低於主要政黨選民的63.4%,也低於小黨選民的53.2%。

年輕選民在無黨派選民中佔比尤其突出。報告顯示,30歲以下的選民占無黨派選民總人數的超過四分之一,30至39歲年齡層則占23.1%。從地理分布來看,全市五區均有無黨派選民分布,但史丹頓島比例相對較高,布碌崙則集中在南部與東南部,皇后區以東北區域最為顯著,而曼哈頓與布朗士則分布較為平均。

目前,市長亞當斯已召集的憲章修訂委員會(Charter Revision Commission)正審議多項選舉制度改革方案,其中包括將地方選舉與州與聯邦選舉同步舉行,以及推動「開放式初選制度」,使無黨派選民也能參與初選投票。但亞當斯本人已宣布將以無黨派身分尋求連任,因此不會出現在今年民主黨初選的選票上。本報記者榮筱箐紐約報道

布碌崙華人社區組織街頭進行選民登記。 本報檔案照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