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20分鐘內就吃完一餐?聽聽專家怎麼建議

專家指出,吃飯的速度與飲食內容一樣,對健康影響重大。美聯社引述克利夫蘭診所行為健康中心專家海因柏格(Leslie Heinberg)表示,胃部需要大約20分鐘向大腦傳遞「吃飽了」的訊號。

「胃部透過一整套荷爾蒙訊號來告訴大腦『吃飽了』,這過程大約需要20分鐘,」海因柏格說。「所以當人們吃得太快時,就可能錯過這些訊號,很容易吃過頭。」

除了過量進食的風險,吃太快也可能導致消化不良、吸收不良,甚至使未充分咀嚼的食物卡在食道。過去的一些研究指出,吃得快的人肥胖風險最高,而吃得最慢的人則最不容易肥胖。

為了避免這些問題,海因柏格建議用非慣用手進食、嘗試不同餐具如筷子,或有意識地在吃飯中間停下來喝水。她還提醒人們避免在看電視或滑手機時吃飯。

「如果你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人們通常會吃到廣告或節目結束,」海因柏格說,並補充當我們一邊做事一邊吃東西時,較不會注意自己是否已經飽了。「當我們在吃飯時分心了,就比較不會專注於進食本身,這通常會讓我們吃得更多。」

英國營養公司 ZOE 的首席科學家貝瑞(Sarah Berry)也建議人們要留意食物的味道與口感,這有助於放慢進食速度並減少攝取量。

「如果我們沒有全然專注,很容易吃太快,也不會注意自己吃了多少,」貝瑞說。

英國心理學會(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臨床心理學家麥卡錫(Helen McCarthy)則提倡「多咀嚼」來延緩進食速度:「如果你每一口都多咀嚼幾下,就會自然吃得慢。」

她指出,加工食品因質地柔軟,較容易快速吞食,而蔬菜與蛋白質則需要更多時間與咀嚼。她還分享,有病患在慢慢吃洋芋片後反而對這類食物產生反感,進而戒掉原本的習慣性攝取。

專家們一致認為,透過簡單策略放慢進食節奏,不僅有助於控制食量,也有助於改善消化、維持健康體重與提升整體飲食滿足感。

新聞來源:美聯社

封面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