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之鄉轉型衝擊教育就業

本報訊

科羅拉多州響應全國能源轉型,減少州內煤炭開採以達成減排目標,對地方經濟影響深遠,州府部分措施被批評短視,包括對校區的輔助不足,不利年輕人就業。

全國非牟利教育網站The Hechinger Report報道,成長於科州產煤小城克雷格(Craig)的19歲少年派克(Noah Pike)一直聽著父輩回憶當年礦工如何賺錢。去年春季高中畢業後,派克無法抗拒當地發電廠「克雷格站」(Craig Station’s)時薪高達40元的重型機器維護工作,於是跟隨父輩投身煤礦業。

不過營運發電廠的電力公司早已宣布將於2028年關閉剩餘煤礦和燃煤機組,加上派克首日上班因工受傷,使他依靠礦場賺快錢的計劃變得困難重重。與他所在的小城一樣,派克被迫思考在失去作為財政保障的煤礦下未來將變成怎樣。

科州決定2030年前碳排減半後,克雷格站等五座燃煤發電廠宣布停運,作為全國淘汰具污染性且造成氣候變化的化石燃料的努力一部份。雖然共和黨總統特朗普矢言對煤電等國內能源「大解放」,又試圖阻撓綠能投資,但外界都認為特朗普政府根本無法阻擋科州和全國其他地方轉用綠能的趨勢。

地方公校預算損失

民主黨科州州長波利斯(Jared Polis)敦促州府部門協助地方渡過能源轉型造成的經濟損失,包括嘗試吸引新綠能產業進駐這些地方,又將重新訓練現有礦工和助他們找新工作列為優先項目。K-12學校作為偏鄉訓練新力軍的主要渠道,也是礦業稅收的主要受益人,卻在州府轉型規劃中鮮有被提及。

研究依賴化石燃料收入的地方政府如何維持財政的智庫「未來資源」(Resources for the Future)研究員雷米(Daniel Raimi)指出,能源轉型使學校每年損失數百萬元收入,但大部份能源轉型政策僅著眼於短期就業。

在克雷格所在的莫佛特縣(Moffat County)和毗鄰的魯特縣(Routt county),礦場關閉意味校區失去一半稅收,且礦場營運減慢開始侵蝕一些地方學校預算,加劇現有挑戰進一步增加留住教師困難。多個校區多所學院一直嘗試合併資源,又計劃加強農業、護理和貿易課程,讓當地學生探討礦業以外工作。但教師、家長和派克這類年輕人無法等待轉型帶來的結果。有仰賴煤礦帶大孩子的家長希望子女別只為了賺大錢,勸他們考慮其他產業。

看著不少朋友選擇升讀四年制大學或赴外州煤礦工作的派克坦言想留在家鄉,只是不知前景何在。

職業培訓尋出路

從2014年起,美國煤炭產量和消耗量直接砍半,煤電已降至全國發電比例最低,低於天然氣、綠能和核電。全國煤礦業1920年代高峰時雇有86多萬人,如今僅餘4萬人。

全國經濟研究所(NBER)研究員估計,「煤炭的消亡」恐導致依賴煤礦業的地方收入銳減20%。該份2021年研究提到,其分析未考慮地方經濟其他部份的「潛在下滑趨勢」,例如零售和房地產。

對焊接感興趣的派克後來獲得了獎學金,去城裡新開辦的職業學校學習培訓,他支付 2,500 元參加科羅拉多焊接學院為期10周的課程,該學院是該州落基山脈這邊唯一一所提供焊接認證的學校。該學院於2022年4月開設,創辦人曾任公校老師,希望讓學生更了解礦場以外的職業道路,而當地學校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學生在那裡學習切割和焊接結構鋼和管道,接受等離子切割機和模擬水下焊接場景的訓練,一些只有一兩張證書的高中畢業生已經在建築隊和總承包商找到了工作。科州焊工的起薪可以達到近 4萬元年薪;在莫佛特縣,由於採礦工資上漲,入門級工資最高可達 7萬元。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