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方公布去年錄得整體罪案共94747宗,當中詐騙罪案佔約4.4萬宗,較前年上升11.7%,詐騙總額達91.5億元。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接受《星島》專訪時表示,電話騙案已越演越烈,詐騙金額每日數以千萬元起算,當局有必要採取更進取的防騙措施去堵截電話騙案,他建議當局為已登記認證的機構來電顯示電話號碼前加上「#」符號提醒,直言「好像Facebook藍剔一樣,市民心裏起碼有個數,知道是銀行或政府部門的電話」,相信有助減低市民受騙風險。
梁熙表示,現時已登記認證的機構、公司傳送短訊時,寄件人名稱以「#」符號開頭,他倡議當局為相關機構、公司的來電顯示電話號碼前亦加上「#」符號提醒。他透露中資電訊營運商十分願意配合,期望政府作出有關安排,舉例政府未來或可要求電訊營運商必須提供有關服務,作為日後發牌條件,有信心其建議能夠在港實施。





參考新加坡直接查封疑涉詐號碼
過去不少市民看見「3」字頭的來電,大多都抱有戒心拒絕接聽,梁熙提到2023年本港曾出現「世紀黑雨」,導致柴灣嚴重水浸,當時有停車場管理處正正就是以「3」字頭的電話號碼通知車主駛走車輛,他相信當時有車主誤以為是一些不重要的來電而錯過駛走車輛的黃金時機,結果得不償失,汽車被水淹沒而報銷(Total Loss)。
現時本港市民要通過報案、有損失才可以封鎖「懷疑」涉電話騙案的電話號碼,梁熙認為有優化空間,因為有不少電話騙案利用「太空卡」走灰色地帶,不斷進行「Cold Call」及詐騙行為,「呢張太空卡已經用到爛,已經騙了很多人了!」他指新加坡政府已受權當地警方可直接查封「懷疑」涉騙案的電話號碼,建議本港可以參考。
梁熙續說,過去有來自海外不法集團懷疑使用本港電話儲值卡對港人進行詐騙行為,而本港各大電訊商目前可讓每人實名登記購買最多10張電話儲值卡,舉例有5間電訊商的話,即對方可以購買共50張儲值卡使用。他建議,限制每名以非香港身份證登記的人士向每間電訊商購買儲值卡上限2張,配合面容識別增加申請門檻,相信可以減低現時「太空卡」的數量,減少電話騙案風險。
問及政府今年將向立法會提交禁止轉售已實名登記的電話智能卡法例修訂建議,梁熙表示,不清楚政府當局何時提交有關草案,但期望可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立法工作。
籲處罰違規協助電話營銷人士
梁熙又提到,很多海外國家可以讓用戶登記後,免收「非應邀來電」的銷售電話。他認為,政府可以考慮參考海外經驗,處罰違規協助電話營銷的人士,他引述美國的華盛頓商業招攬法,法例要求電話推銷員必須在通話開始的30秒內,表明自己的身份及代表誰撥打電話。如果被接聽者要求結束通話,電話推銷員必須在隨後10秒內結束通話。
對於有網民早前在討論區發文,指收到以「#」開頭、自稱「順豐」速遞發出的釣魚短訊,懷疑加「#」的短訊發送人登記制已被騙徒破解。被問及其「#」倡議會否被市民誤認為騙案電話,梁熙強調不會,他認為其倡議是希望加強對於政府部門等重要來電的關注,否則以後市民見到「3」字頭的電話都以為是騙案,無助解決問題。
梁熙估計,相關假訊息可能是使用了「偽基站」的技術,將其藏於背包或汽車上,以便可以流動地詐騙「偽基站」附近的市民。梁熙認為,公眾現階段不需過度擔憂,因為如涉「偽基站」技術,其傳播範圍細,通常只有數百米至最多1公里,並必須依靠騙徒在人流聚集地方遊走。他希望通訊辦可以聯合警方加強情報收集,並利用反偵查工具在可疑黑點加強巡查,同時就可疑人士及車輛進行搜查。
記者:黃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