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A孟令森解讀北加強震 建議家庭配備應急包

12月5日北加州沿岸發生強度7.0地震,震中位於門多西諾角(Cape Mendocino)附近,橫跨多個地質板塊的交界處。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地震專家孟令森教授接受本報專訪,詳談此次地震的成因、影響以及應採取的防範措施。

孟教授表示,此次地震發生在門多西諾角地區,該地是北美板塊、太平洋板塊與高達板塊(Gorda Plate)三塊板塊的交匯點。「這種地質活動多發生在板塊邊界,尤其是地殼板塊之間摩擦積累應變能量,最終以地震形式釋放出來。」孟教授解釋,此次地震的斷層為走滑型斷層,兩個地殼塊體在水平方向相對運動,因而沒有引發大規模垂直位移,避免了巨大海嘯的產生。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將此次地震評估為7.0級,有學者認為震級可能達到7.2級。這是北加州十年來最強的地震,上一次相近規模的地震可追溯至2014年那柏(Napa)地震(6.8級)。然而,孟教授強調,這次地震因發生在海底且距離主要人口密集區域較遠,其實際破壞力相對有限。

與1989年三藩市的洛馬普里塔地震(6.9級)相比,孟教授指出,這次地震影響範圍和災害程度顯然較小。「1989年的地震震中靠近灣區,對當地建築、橋梁和交通造成了嚴重破壞。而這次地震震中位於海底,附近人口稀少,建築物損害相對輕微。」

地震發生後,北美沿岸一度發布海嘯警報,但警報在半小時內解除。孟教授解釋,此次地震屬於走滑型斷層運動,理論上不會引發大規模海嘯。然而,他也提醒,這種斷層運動若伴隨海底滑坡或山崩,仍可能引發局部的中小型海嘯。「地震後的餘震也是居民需要警惕的問題。4至5級的餘震是正常現象,雖然強度不足以破壞建築,但仍可能對敏感結構造成影響。」

針對北加州的基礎設施狀況,孟教授提到,加州地震多發地區已有較完善的建築標。1994年後新建的建築普遍符合更高的抗震規範,但對老舊房屋特別是帶地下車庫的「軟層結構」建築,仍需加強加固措施,例如安裝強鋼架結構。

他補充:「此次地震對供水、供電和交通等基礎設施影響不大,但對於地震頻發地區,這些系統的抗震設計仍有必要進行升級。」

孟教授提醒居民,防震的關鍵在於平時準備和臨場應對。他建議家庭配備基本的應急包,包括食物、水、手電筒和急救用品等;家中應固定易倒物品,例如吊燈和高大家具。「地震發生時,不要慌亂跑出建築,而是選擇蹲在牢固的桌子下或靠近承重避難。」

此外,他推薦居民訪問USGS網站,了解詳細的防震指南和地震應急計劃。

孟教授最後指出,北加州是地震多發區,居民和政府需長期重視防震減災工作。「無論是地震應急教育,還是對建築物的抗震能力評估和提升,都需要持續投入。」他呼籲政府增加對地震研究的資助,以更好地預測和應對地震災害。本報記者丁青洛杉磯報道

北加州日前發生強度7.0地震。網絡圖片

南加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