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健康保險行政總裁湯普森遇害後,網上留言大多指責醫保行業不公,收取高昂費用之餘卻動輒拒絕理賠,同情死者的信息寥寥可數,甚至有網民宣稱,類似槍擊案應該成為「新常態」。
綜合美聯社和《紐約時報》報道,從社交媒體的留言可見,大多數民眾評論此案時,都質疑責任在於保險公司,歷年來經常拒絕有需要的民眾投保,或者受理索賠時往往刁難當事人,許多患者及相關人士形容,自己在人生最艱難的時候還要與保險公司周旋,過程相當令人氣憤。
部分網民用陰陽筆法評論案件,例如宣稱自己願意幫忙追兇,奈何患有眼疾「而保險不包括視力檢查」,所以愛莫能助;有人要求保險公司出示「事先授權」,揶揄業者處理手術或相關理賠時,經常設定條件;也有人說哀悼已經超出「承保範圍」,無法提供這方面服務。一名自詡是急症室護士的網民在TikTok表示,工作中經常遇見病人無法得到保險覆蓋,最終只能黯然離世,「想到這些患者和他們的家人,我就無法同情湯普森」。
在其他評論中,有網民形容自己每月支付1300元保費,自負額每年也高達2.3萬元,但有需要時卻無法索賠,保險公司正因為剋扣病人,才讓湯普森這樣的高管「月賺百萬」。甚至有網民表示類似槍擊案應該成為「新常態」,最終達成「吃掉有錢人」的目標。
批評陣營指責,保險公司近年來收購醫院、診所和護理機構,為了增加盈利而犧牲服務,已經到了影響病人福祉的程度。哥倫比亞商學院的管理系主任邁爾(Stephan Meier)表示,這次槍擊案可能衝擊整個醫保行業,各家公司的高層也許人人自危,或可改變現狀。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