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曼結合「通達華埠」推進重開柏路

國會議員高德曼9日就重開柏路議題表示,他了解華人對重開柏路的訴求,又研讀了「通達華埠」的計劃,他將要求市府交通局加速公布調查,並儘快為整個計劃展開社區大會,他强調,重開柏路是官民同心及各級官員的合作,而不是個人作為。

高德曼表示,在當選國會議員前他是聯邦法院檢察官,對下城環境相當熟識,911事件過去已23年,原準備受審的恐怖份子移去別的地方,決定不在曼哈頓法庭開審,因此潛伏著的危險可能不再存在,無理由永久關閉柏路。

近日華人社區要求重開柏路的呼聲漸高,高德曼同意柏路連接下城,重開對得不到充分服務(underserved)的華埠有重要影響,他說,既然州政府已撥款給重振下城經濟(DRI),及市府的5千5百萬重整且林市果計劃,不應因為有不同意見而裹足不前,反而應展開大型里民大會,化解不同意見。

他說,在「通達華埠」計劃中,應把美化柏路、軍人坊的位置及且林市果交通,應以一個大型計劃作全面評估,他不認同市交通局近日花費在柏路建公車島,引起市民恐怕公車島的設立是永久關閉柏路的訊號。

高德曼表示,若華人社區大多數人支持重開柏路,就應兼顧在安全下推動計劃的完成,包括民意、各級官員及市府各部門通力合作,以對社區最大好處作基本。而他將會與區長李文,州議員卡凡納及李榮思商討以最快速度推進計劃,不容任何個人以此作為政治宣傳。

又訊:「重開柏路聯盟」十多人及市議員馬泰原定於昨日下午二時半在中華公所舉行記者會,藉著九一一事件23周年向市長儘快重開柏路的訴求,但經過上周五內部成員激烈爭辯,周六發出通告取消記者會。

爭辯的理由主要是,有人認為九一一事件是很多人傷痛的日子,在這個日子高呼政治訴求是對死者的不敬。同時上周四華人職工會與馬泰辦公室約50人在星島日報門口示威,說星島日報及記者反游民所報道是對黑人種族歧視,並大聲侮辱記者寫假新聞,視頻引起社區熱議,有人認為此舉嚴重打壓新聞自由而不想與馬泰同場拍照參加記者。最終聯盟在周六發出取消記者會。

國會議員高德曼以聯邦議員身份於昨日上午九時多自行一人舉行記者會,說出他對重開柏路的計劃,記者會上,高德曼多次强調重開柏路是官民通力合作而不是個人作為,同時在宣布各級官員合作獨不提市議員馬泰。

而馬泰原想在昨日下午二時半取代中華公所記者會,自行在林則徐廣場開記者會要求重開柏路,但當電郵要求記者及支持者出席,最終未獲記者及支持者回應,在周日宣布取消記者會。

「重開柏路聯盟」昨以特稿形式向傳媒發出通稿。本報記者周靜然紐約報道

國會議員高德曼就重開柏路强調是各級官員的官民合作成就其事。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