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夏天是出遊旺季,各家航空公司機票往往出現一票難尋的情形,近月一班計畫回國的華裔輕信一名在加州的女子,可為他們安排到廉價機票而疑已被騙,有人回國的行程泡湯,一些人則被迫自行再花錢買票,至少一名女子被拖欠近20萬人民幣(約兩萬三千美金)一直追討不回。
被欠款的受害者,家住史丹頓島的楊太太向記者描述了被騙的經過,她說,在今年5月中一夥親友計劃回國,總共有14人,他們從朋友介紹下發現一名在加州的許姓女子可為他們買到便宜機票,廈門航空的商務艙只需約3萬人民幣,團中有不少長者,她便協助他們訂票並先代付款。
她說,由於從未和這名許姓女子見過面,交易也完全在微信上聯絡,因此她從航空公司確定機票沒問題後才通過大通銀行的Zelle或支付寶付錢,她總共為14人代付了30萬人民幣,但在6月間當她在查票時卻發現機票已被作廢,她聯絡了廈航時被告知航空公司稱不知道為何機票被作廢。
楊太太說,隨後和許姓女子責問時,對方卻說會再出票,建議團友當天直接到機場去取票,一些團友雖然拿到機票,但付商務艙的錢卻變成經濟艙,一些則從原本的廈航轉成其他航空公司,一些則被迫先飛往日本再轉機。
她說,最後原本的14名團友,只有一人順利根據訂下的票啟程,其他不少人有的被迫先飛往日本,還有一名團友到了日本後卻發現沒有飛往福州的機票,結果必須在日本自行再買票,這名團友又身上沒錢,結果也由她轉帳到日本讓她買票回福州,團友中也有不少人付了商務艙的錢卻變成經濟艙。
楊太太說,由於她先代眾人付機票錢,該名許姓女子目前仍欠她20萬人民幣,一個月來她一直追討,對方卻以各種理由推搪,最後對方只還了5000人民幣,而她也發現,近周來繼續有不少華裔通過該名女子訂票而可能被騙。
楊太太說,根據瞭解,社區內已有不少人上當,這名許姓女子也以可為旅客升艙賺錢,但往往遊客付錢後卻不被升艙,同時,她雖同意還錢後但寄出支票後,當她到存入銀行後卻被發現其戶口內沒錢被彈票,不單拿不到錢還被銀行罰款。
她面對這項遭遇後查問下,有國內朋友稱,許姓女子是上海人,以假結婚的方式來美,從2017年至今一直仍在國內以相同的手法進行詐騙,通過朋友介紹以相同的方式詐騙了不少人,一名在國內的姓Shen來自江蘇的女子在網上稱,許姓女子在國內涉及的詐款在千萬人民幣以上。
楊太太指出,不論網上留言是真是假,她直到本周仍發現到有在紐約的同胞繼續向這名許姓女子定機票,她擔心會有更多上當,因此將個人的遭遇公開,希望僑胞們警惕,不要貪小便宜而吃虧。
本報記者林意善紐約報道

網傳涉案女子在國內詐款千萬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