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池太淺 可能影響選手們發揮

作為游泳比賽場地,拉德芳斯體育館引發廣泛討論。爭議點在於,這座泳館的泳池深度僅2.15米,遠低於國際泳聯建議的3米,也比2021東京奧運的泳池淺了80厘米。而泳池深度,對選手們的表現可能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

神奇的是,這座泳館其實是搭建在橄欖球場內的臨時建築。由於新建的奧林匹克水上運動中心只能容納6000觀眾,不符合要求,僅承辦跳水比賽。拉德芳斯成為解題方案,主辦方只用了36天建好泳池,把這裏變成了各國泳將在1.5萬名觀眾注視下追逐最高榮譽的競技場。

場地夠大,泳池條件卻不理想。從科學角度來看,水深越大,選手速度會越快;池子太淺,會因波浪在泳池底部反射而產生更多湍流。比如對100米比賽來說,後50米會變得過於「驚濤駭浪」。有說法稱,蛙泳尤易受這種「波浪」渦流的影響。

當然,泳池太深也不行,那會對選手產生負面心理影響。最理想的狀況是水深適中,選手能看到泳池的底部,從而更好地判斷自己每一刻的進度和速度,因此,3米被認為是「快泳池」的最佳深度。

然而,負責建造過去六屆奧運會泳池的意大利公司Myrtha,在巴黎推出了一個比以往更淺的泳池,不僅低於3米,也低於主要國際游泳比賽要求的2.5米深度。那麼,實際比賽當中,淺泳池造成影響了嗎?

很多論據給出了肯定答案:開賽第一天的各項游泳預賽中,所有獲勝者的時間都比東京奧運或2023年福岡世錦賽要慢。再比如100米蛙泳,金牌得主馬丁內吉的成績是59秒03,不僅比世界紀錄56秒88慢得多,而且是2004雅典奧運以來的最差金牌成績。3年前在東京的這項比賽中,有7名選手游進了59秒以內。換句話說,馬丁內吉的奪冠成績擱在東京奧運會只能排在第8名。

女子400米自由泳,3位曾經的世界紀錄保持者的成績都遠低於個人最佳成績,萊德基甚至未能游進4分鐘。

對「慢泳池」的有力批評是:前7場決賽,5個金牌得主的成績要慢於2023年世錦賽成績。東道主選手馬爾尚、美國名將沃爾什等諸多高手,都無法企及個人最佳成績。

數據專家奧諾透露:「我聽到一些參賽者說,他們不得不稍微調整起跳的方式。」英國名將皮蒂也說:「從成績來說,這比賽很奇怪。」馬丁內吉則坦言:「大家游得都不快,我們相互間也聊過這事。當然,我不在乎,我已經拿了冠軍,我是現場最快的,這就夠了。」

對各種質疑的聲音,也有人提醒,雖然至今沒有打破世界紀錄,但「2天內已經打破了3項奧運紀錄」,「承建方Myrtha是行業領導者」,「可以相信這是品質出色的奧運泳池」。

也有數據表明,儘管泳手們普遍難以達到最高上限,但前7場決賽中有4場的平均成績比東京奧運會更快,也有4場比去年世錦賽更快。

還有人主張不應只考慮泳池因素:拉德芳斯體育館的「喧鬧」程度高於正常場館,可能不利於運動員正常發揮;而在飲食、興奮劑檢測、配合媒體的義務、交通負擔等事項上,巴黎奧運出現的問題似乎也比往屆更突出;而奧運村不夠舒適的生活條件,也可能影響了大家的狀態。

總體來說,運動員們的反應不算太強烈。美國泳將格萊姆斯表示:「成績確實較慢,但我游的時候沒覺得有啥不同。大家都面臨相同的條件,所以其實沒甚麼。」美國自由泳選手麥登說:「隨著賽事的進行,成績會顯示出泳池到底有沒有影響。但在奧運會上,時間快慢其實並不重要,名次才最重要。」

游泳比賽的泳池深度僅2.15米,引發爭議。路透社

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