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競選市參事 務須適應新局面

2022年選區重劃時,多族裔社區集會抗議。本報資料圖

11月選舉還有四個月到來,三藩市將迎來六個奇數選區的市參事重選。在2022年選區重劃後,多區華人比例有起有伏。三藩市華裔民主黨協會主席招霞向本報表示,這些變化將對今次選舉帶來重大影響。

2022年三藩市根據2020年人口普查數據,完成每10年一次的選區重劃。根據三藩市官方數據,重劃後亞裔佔比最多的選區已經不再是日落區所在第四區,而是Silver Terrace所在的第十一區。第四區亞裔佔比下降2.5個百分點,為54.51%,跌落第二,第十一區則提高至56.56%。

招霞表示,以日落區前華裔市參事馬兆明(Gordon Ma)連任失敗為例,重劃選區後的第一次選舉,華人比例較多的內日落區部分被劃走,增加保守的南區部分,進步派馬兆明以400多票之差敗給溫和派殷嘉立(Joel Engardio),打破日落區幾十年由華人擔任市參事的局面。有分析指出,如果沒有重劃選區,馬兆明或會連任。

變成亞裔比例冠軍的第十一區一直以來華人的投票率卻都非常低。招霞認為,該區華人應該明確現在的狀況,積極參加選舉或投票,很可能會成為新的長期華人市參事所在區。今年該區的選戰就在這方面有所體現,兩位主要候選人均是華人,分別是社區根基深厚的陳小焱(Chyanne Chen)以及溫和派的賴天宸(Michael Lai)。

亞裔比例排名第三位是華人較多的訪谷區(Visitacion Valley)以及灣景區(Bay View)所在的第十區,為42.16%。社區曾想推動將第七區的華人區寶多拉區(Portola)劃入第十區,以集結亞裔比例超過50%,但未成功。

排名第四位的是列治文區所在的第一區,比例從原來的43%降為41.25%,因把白人區的Sea Cliff劃進區,有1000多戶。該區目前是唯一的在任亞裔市參事陳詩敏(Connie Chan),其對手邁珍(Marjan Philhour)與她上一次的交手僅差十幾票,此次選舉二人又將對打,選區重劃是否會影響陳詩敏連任,也是看點十足。

排名第五位的是市場街以南的第六區,亞裔佔比從20%多上升至38.20%。招霞認為,華人在該區的影響力增高,並已經在上次的市參事競選中發揮作用,在傾向於給予罪犯包容的較左候選人與加強警力資源的溫和派候選人中,選出後者,即曾擔任警局傳媒主任的麥德誠(Matt Dorsey),反映了該區華人的聲音。

因有眾多重要華人組織,全市影響力最大的華人地區要屬華埠所在第三區。該選區重劃後,亞裔比例卻跌了5個百分點,降到38%,排名第六位,是華人減少最多的區。招霞認為,雖然痛心這一數字,但華埠核心的華人聲音並不會受影響,因為劃走的是田德隆區的華人,他們與華埠關心的優先事項較為不同,前者是無家者和街頭毒品,後者是治安經濟等。

與華埠聯繫緊密的現任第三區市參事佩斯金的接替主要候選人,有前華人交通局董事黎慧心(Sharon Lai)、非牟利組織「鄰里齊心協力中心」執行主任李爾德(Danny Sauter)以及支持保護該區原貌,不起高樓大廈的麥讚明(Moe Jamil)。

招霞表示,一個區亞裔比例如果達到38%,就可以極大的影響選舉結果。提案、候選人等往往需要51%的支持率就可以獲勝,如果可以贏得這將近40%的亞裔選票,在該區基本穩勝。

亞裔佔比上升最大的區之一還有排名第七位的第七區,從20%躍升到35%,多劃的就是內日落區的華人;米慎區所在第九區的亞裔比例為25.34%,排第八位,當中大部分是寶多拉區的華人。該區今年的競選中,現任市參事盧凱莉(Hillary Ronen)將卸任。主要候選人為公校教師陳澤為(Trevor Chandler)、負責食物銀行工作的古鐵雷斯(Jaime Gutieerez)以及曾參加參議員選舉的進步派菲爾德(Jackie Fielder)。

第五區亞裔佔比雖然排名第九位,但比例大幅增加,從15%升到20.75%,田德隆區也全部重劃進該區。招霞分析,該區華人聲音也會更大,提到目前現任市參事是進步派潘正義(Dean Preston),對無家者政策較為寬容,其對手中馬百樂(Bilal Mahmood)為溫和派,曾參與罷免教委的洛珍(Autumn Looijen)主張嚴格無家者執法。

剩下的兩個區中,富人集中的Pacific Heights所在第二區以及同性戀區第八區,亞裔佔比均未超過20%,分別為17.94%以及16.39%。

招霞形容,此次選舉意義重大,因關乎新的三藩市領導即市長,當下眾多挑戰和危機是否能夠轉彎在此一博,華人選民一定要關注選戰。因是即時複選(rank choice),謹記不能只為一位候選人投票,要至少選出心中排名前二甚至前三的,不要浪費機會。本報記者徐明月三藩市報導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