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堵費收入損失恐波及地鐵服務

《每日新聞》進行的分析發現,擁堵費收入損失不僅會影響大都會捷運局(MTA)交通系統的長期擴張,還可能導致老化的地鐵車廂在維護不善的軌道上運行,並使正常的維修和置換中斷多年。

由於潛在的預算缺口如此之大,以至於如果MTA把所有新列車或巴士從資本計劃中剔除──即使這將導致長島鐵路過時的M3列車繼續使用,而80年代老式R68地鐵車廂仍在B車、D車、N車、Q車、W車和Franklin大道穿梭列車線上運行,並且可能會在A車、C車、N車、Q車和W車線上保留部分70年代的R46 地鐵車廂,MTA仍然未能填補高達20億元維修費用。

政府監察組織「重塑奧本尼」(Reinvent Albany)高級政策顧問福斯(Rachael Fauss)表示,「現實情況是,如果不徵收擁堵費,MTA將無法完成防止公交系統崩潰所需的特定維修項目。現時沒有可行的B計劃,不會蠶食即將到來的2025-2029年資本計劃的未來收入來源,這也將產生大量的維修和更換項目成本。」

隨著胡楚在擁堵費問題上的突然轉變,使得MTA只能在剩下130億元可用支出下,承擔280億元的項目。

分析發現,未償預算的78%或近220億元用於MTA所謂的「正常更換」或「良好維修狀態」工作,據高層稱,這對於保持公交系統安全是必要的。而且,由於胡楚無限期暫停擁堵費,並且未能確定替代收入來源,這數字已比MTA手頭可用開支多出90億元。

現在,MTA的預算專家們由於無法指望擁堵費帶來的150億元債券收入,只能夠試圖找出220億元的維護和置換費用中,到底有哪些可以放棄、哪些需要保留。這項任務已分配給MTA副首席開發官穆里根(Tim Mulligan),由他負責對當前資本計劃「動刀」。

MTA官員承認,如果沒有額外資金,維護工作將受到影響,但他們一直不願透露將要削減多少維修和更換工作。本月早些時候,在胡楚宣布暫停擁堵費後,MTA主席利伯(Janno Lieber)表示,「我們可能無法完成所有『良好修復』工作,必須優先考慮次序。」

MTA拒絕對此事發表評論,並表示預計穆里根將於26日即將舉行的MTA董事會會議上提交其基本預算。

但外界一般預計,最昂貴的維修和更換項目:新地鐵車廂將首先被砍掉。MTA原先預計以14億元額外購買437輛R211車廂,以取代80年代的老式R68車廂,後者平均每13萬哩就會發生故障,相比前者可以正常行駛30萬哩或以上。另外,MTA也預留了11億元用把R211車廂對應在數字線上運行。

在最壞的預算情況下,MTA可能會嘗試退出與川崎重工(Kawasaki)簽訂的價值19億元的640輛R211車廂合約選項,取消淘汰A車和C車上的舊R46車廂計劃。根據MTA紀錄,R46於1975年首次推出,平均每5萬哩就會發生一次機械故障。 本報訊

在財務收緊之下,置換新地鐵車廂計劃可能會被叫停。 MTA圖片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