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耀信指香港法治受損 張舉能發聲明回應:不應輕率指控裁決受政治影響(附全文)

上周辭任的終審法院前海外非常任法官岑耀信(Jonathan Sumption),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評論指香港法治受政治環境的威脅,更指香港向「極權社會」過渡。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今日(6月11日)發聲明指,不會評論其他人對有關案件的意見,不應輕率指控法官的裁決受到或可能受到政治或其他外來考慮影響。

上星期辭任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的岑耀信(Jonathan Sumption),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形容香港的法治岌岌可危,很多香港法官在日漸灰暗的政治環境威嚇之下,已忘記了自己作為自由捍衛者的角色。

辭任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的岑耀信,周一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題為《香港法治岌岌可危》署名文章。在文章開首提到香港法院在5月底裁定民主派初選案14名不認罪的被告「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名成立,法庭判定議員否決財政預算案不是一種容許向行政長官施加政治壓力的方式,令立法機關無法履行憲制上應有的職能,更反被定性為一種犯罪的陰謀。

岑耀信認為,雖然不能因為這個站不住腳的裁決,就斷言香港法治已死,因為上訴庭仍然可能推翻裁決,但最大問題是這個裁決顯示出香港司法制度,已出現日漸萎靡的徵兆,雖然這群令人敬重的法官都熟悉普通法,但卻要在中國所創造「不可能的政治環境下」工作。在《國安法》與殖民地年代訂立但原本早已不再運用的煽動罪之下,法官的自由受到極大限制,所有法官都知道若果他們的判決不合乎北京當局的心意,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可以透過釋法將判決推翻,就好像當日北京拒絕讓《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聘用英國御用大律師一樣。

岑耀信又指,《國安法》生效後香港政治異見者被打壓、民主派團體紛紛解散、親民主傳媒相繼停運,剩下順從政府的媒體、立場強硬的議員、官員以及政府喉舌,營造出壓抑的氣氛,更反覆出現要求司法界「愛國」的聲音。本地法官要對抗這種強大的政治洪流,需要非比尋常的勇氣,而他們與海外法官最大分別,就是無路可走。

岑耀信認為,很多法官在這種日漸灰暗的政治環境威嚇之下,已經忘記了自己作為自由捍衛者的傳統角色。又說,雖然《基本法》與《國安法》都聲言會保障言論與集會自由,但他認為都只是空談,現在即使表達最微小的異見,都會被視為號召革命;向兒童出版「不順從」內容的漫畫、唱支持民主的歌曲、以及為天安門事件受害者默哀,都會被判處重刑。最後,他在文章結尾說到香港已經由是一個充滿活力和政治多元化的城市,逐漸變成一個極權主義的地方。他希望海外法官的存在可以繼續維持到香港的法治,但承認這個諗法已變得不切實際。

終審法院前海外非常任法官岑耀信。
終審法院前海外非常任法官岑耀信。

 

終審法院前海外非常任法官岑耀信日前批評香港法治情況。(資料圖片)
終審法院前海外非常任法官岑耀信日前批評香港法治情況。(資料圖片)

 

終審法院前海外非常任法官岑耀信日前批評香港法治情況。(資料圖片)
終審法院前海外非常任法官岑耀信日前批評香港法治情況。(資料圖片)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資料圖片)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資料圖片)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資料圖片)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資料圖片)

 

張舉能聲明全文如下:

(一)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重申,香港司法機構感謝岑耀信勳爵過去對終審法院工作的貢獻。

 

(二)司法機構不評論尚在進行司法程序的案件(包括有可能上訴的案件),亦不會評論其他人對有關案件的意見。司法機構尊重任何人對案件持有個人意見的權利,但公開發表的意見可能會對法庭執行司法工作構成壓力或干預。因此,即使要發表意見,亦必須極度審慎。

 

(三)所有級別的法官均應恪守司法誓言,公正及獨立地按照法律和證據對案件作出裁決,事實上他們也的確如此。任何指稱法官的裁決受到或可能受到政治或其他外來考慮影響的說法都屬嚴重指控,必須理據具體且充分,絕不應輕率作出。

 

(四)一如其他司法管轄區,保障基本權利和維護國家安全之間經常存在張力,而兩者皆是香港司法機構一直致力恪守的使命。在個別案件中取得適切的平衡並不容易,案件結果亦偶爾引起爭議。不同意法庭裁決是一回事,但指法庭因政治考慮而削弱基本權利則是另一回事,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五)法庭裁決可按照適用程序進行上訴。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有充分信心,高等法院上訴法庭和終審法院會繼續秉持誠信和專業的態度,處理任何上訴案件。

 

前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資料圖片
前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資料圖片

 

李國能:相信終審法院會繼續有效履行職責

據媒體報道,前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表示,海外非常任法官對香港作出可貴貢獻,形容近期事件令人非常遺憾,香港更重要應秉持承擔續向前行。

 

李國能指,港區國安法提及法院有責任依法維護國家安全;法院亦有責任公平公正、無畏無私、根據法律保障個人權利和自由,包括處理牽涉政府在內的案件。他並對應對由現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領導的法院完全有信心,會繼續有效履行法院的職責。

目前仍在任的終院外籍非常任法官有8人,除了將在下月29日任期屆滿後約滿離任的麥嘉琳 (Beverley McLachlin) 外,還包括英國的賀輔明勳爵 、廖柏嘉勳爵及范理申勳爵;澳洲的甘慕賢、范禮全、祈顯義和歐頌律。

終審法院

  •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
    • 張舉能首席法官, GBM – 2021年任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前香港終審法院常任法官,現年63歲
  • 終審法院常任法官
    • 李義法官, GBM – 2000年為香港終審法院常任法官,前香港上訴法庭法官,現年75歲
    • 霍兆剛法官 – 2013年為香港終審法院常任法官,前香港上訴法庭法官,現年62歲
    • 林文瀚法官 – 2021年為香港終審法院常任法官,前香港上訴法庭副庭長,現年63歲
  • 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4名香港非常任法官及8名海外非常任法官)
    • 包致金法官, GBM – 2012年成為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前香港審法院常任法官,現年77歲
    • 陳兆愷法官, GBM – 2013年成為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前香港審法院常任法官,現年76歲
    • 鄧國楨法官, GBM, SBS – 2018年成爲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前香港終審法院常任法官,現年77歲
    • 司徒敬法官, GBS – 2010年成為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前香港上訴法庭副庭長,現年79歲
    • 賀輔明勳爵, GBS – 1998年成為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前英國高等法院大法官法庭法官。英國法官,現年90歲
    • 廖柏嘉勳爵, GBS – 2009年成為終香港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前英國最高法院院長。英國法官,現年76歲
    • 郝廉思勳爵 (剛辭職)
    • 范理申勳爵, GBS -2012年成為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前英國最高法院院長。英國法官,現年86歲
    • 甘慕賢法官, 2013年成為香港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前澳州高等法院大法官。澳洲法官,現年82歲
    • 范禮全法官2017年成為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前澳洲高等法院首席法官。澳洲法官,現年77歲
    • 麥嘉琳法官, (剛宣布約滿離任) 2018年成為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前加拿大首席大法官。加拿大法官,現年80歲
    • 岑耀信勳爵 (剛辭職)
    • 祈顯義法官, 2023年成為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前澳洲高等法院法官。澳洲法官,現年74歲
    • 歐頌律法官, 2024年成為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前澳洲聯邦法院首席大法官。澳洲法官,現年71歲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