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生物學家證實,日前在俄勒岡海岸發現的罕見巨型魚,品種屬於「騙子太陽魚」(Hoodwinker Sunfish),這種魚類以往只生活在南半球的溫帶水域,極少在高緯度地區出現。
綜合美聯社與《俄勒岡人報》報道,從當地海濱水族館(Seaside Aquarium)發布的相片可見,這條體型巨大、身體扁平的魚全身灰色。水族館表示,巨魚的屍體全長7呎3吋,3日在吉爾哈特市(Gearhart)海灘出現後,未能數周可能仍會停放現場,以便食腐動物完成大自然清道夫的工作。
社交媒體當初流傳這條魚的照片時,網民曾經議論紛紛,隨後新西蘭的海洋生物研究員尼加德(Marianne Nyegaard)猜測是「騙子太陽魚」,並且聯繫俄勒岡的水族館,水族館職員拍攝更多照片,並且量度身長、抽取組織樣本,尼加德詳細分析資料後,進一步證實確是「騙子太陽魚」。據悉,這次的巨型魚比一般的太陽魚更為珍稀,更可能是這個品種有史以來最大的個體。
水族館表示尼加德已經研究相關魚類多年,其中在2017年發表文章,證實「蒙面翻車魚」(Mola tecta)與「海洋翻車魚」(Mola mola)是不同物種。館方又說,這次的巨魚被沖上岸時屍體狀況良好,無從猜測其死因。
加州曾在2019年發現「騙子太陽魚」的蹤跡,之後加州和阿拉斯加海岸再次發現這種魚類,連串事件也令人懷疑,這種魚可能並非只住在南半球溫暖水域。水族館補充說,這類大魚可能曾在太平洋西北其他地區出現過,只是不少人誤認為「海洋翻車魚」而已。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