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周二起改「T+2」結算 投資者可早1日提款外 還有甚麼影響?

美股將由本周二(當地時間5月28日)起,採用「T+1」結算模式,以取代現行的「T+2」制度,意味投資者當日賣出的股票,隔日就能收到結算的現金;單計交易方面則無影響,繼續是「T+0」制度。不過,投資者作出融資交易時,可能會提早1個工作日計息。

修例料因2021年迷因股狂潮

美國證交會(SEC)去年2月通過修例,將大多數經紀交易商交易的標準結算周期從「T+2」縮短為「T+1」,當中涉及所有美國交易所交易的股票、債券、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共同基金、市政證券(municipal securities)和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等產品。

美股將由5月28日起採用「T+1」結算模式,以取代現行的「T+2」制度。
美股將由5月28日起採用「T+1」結算模式,以取代現行的「T+2」制度。

 

據報美國監管機構修例是因為2021年初爆發了「迷因股狂潮」。
據報美國監管機構修例是因為2021年初爆發了「迷因股狂潮」。

 

新制度或對外滙市場產生顯著影響,因為結算周期的縮短可能會增加外滙交易量,進而對滙率產生影響。
新制度或對外滙市場產生顯著影響,因為結算周期的縮短可能會增加外滙交易量,進而對滙率產生影響。

 

內地股市及印度股市目前亦實行T+1結算。
內地股市及印度股市目前亦實行T+1結算。

 

本港股市目前正實行T+2結算,但同時實施T+0交易制度。
本港股市目前正實行T+2結算,但同時實施T+0交易制度。

 

根據早前報道指出,美國監管機構此舉是2021年初爆發了「迷因股狂潮」後,當局為了降低風險而決定推出。當年散戶大舉買賣GameStop﹙GME,遊戲驛站﹚等細價股及期權,令證券商等交易平台必須在兩天內為這些交易提供抵押品(即保證金),並導致Robinhood一度限制購買,引來散戶強烈譴責,以及監管機構和國會議員的關注。

券商成本減 惟錯誤機會或增

新制度影響方面,美國存管信託和清算公司(DTCC)曾表示,結算時間相當於交易對手風險,而旨在降低這些風險的保證金要求對會員來說就是成本。因此,轉向T+1結算周期的直接好處,是有助降低市場風險、保證金要求及成本。

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新制度則使他們可更及時及清晰了解持倉和資金情況,並能將資金迅速運用於新投資,提高交易速度和資金的利用效率。
同時,結算周期的變化亦提示了從業人員需要調整自己的營運策略和資金配置,以應對結算時間減半所帶來的挑戰。不少機構均擔心新制度可能增加結算失敗的機率,因為壓縮的時間框架可能使錯誤更容易發生,同時也減少了糾正錯誤的機會。

外滙市場隨時出現顯著影響

此外,新制度也可能對外滙市場產生顯著影響,由於外國投資者在購買美國證券時,通常需要購買美元以提供資金,因此結算周期的縮短可能會增加外滙市場交易量,進而對滙率產生影響。

事實上,美國並非首個採用T+1結算的國家,內地股市及印度股市目前亦實行T+1結算;加拿大、墨西哥和阿根廷也將在5月27日改為T+1結算,比美國提早一天;英國則預計在2027年仿效,歐洲也正在考慮這項改動。

至於本港股市目前正實行T+2結算,但同時實施T+0交易制度,即投資者當日買入的股票可以當日賣出,並利用資金作出其他買賣,但賣出股票後的資金至少需要2天才能提款。

由即日起至5月27日,參加《星島申訴王》「港人置業意向」問卷調查,即有機會贏走香港迪士尼樂園門票2張或SMARTECH智能煮食鍋! https://bit.ly/3V7t3o7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