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法院令以色列立即停火

聯合國最高法院國際法院24日裁定,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在拉法軍事行動。路透社

本報訊

海牙國際法院24日頒令,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在加沙南部拉法市的軍事行動,並在一個月內向法院報告措施的實施進展。法院又要求以色列必須開放拉法邊境口岸,讓人道援助物資不受阻礙地進入。

綜合法新社及路透社報道,國際法院24日在荷蘭海牙宣布的裁決稱,目前拉法地區的人道主義局勢是災難性的。法院無法相信加沙和拉法的撤離行動取得了成效,以色列未提供能保證拉法地區平民安全和基本生活的有效證明,當前局勢可能對加沙人民的權利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

國際法院指示以色列採取臨時措施,停止在拉法的軍事行動,命令以色列開放拉法口岸以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法院要求,為保存證據,以色列必須採取措施確保調查人員暢通無阻地進入加沙。

該判決由來自世界各地的15名法官組成的小組通過,投票結果為13:2,只有烏干達和以色列的法官表示反對。

國際法院現任院長薩拉姆引用了多位聯合國官員的話,這些官員一再強調在那\xf9媯o動軍事進攻的風險。薩拉姆說這些風險現在已經開始顯現,如果攻勢繼續下去,風險將會加劇。這是國際法院首次做出裁決,命令以色列大幅改變其在加沙的軍事行動。

裁決公布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同哈馬斯都表示歡迎,但哈馬斯認為,仍不足以敦促以色列停止對整個加沙的攻勢。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國際法院做出裁定後宣布,將與部長級官員開會討論。

去年12月,南非向聯合國國際法院提出訴訟,指控以色列在加沙實施種族滅絕。南非在訴狀中說,以色列通過其國家機關、國家代理人及其他個人和實體,對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實施種族滅絕,違反了聯合國《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今年5月10日,南非再次請求國際法院把要求以軍撤離拉法列入追加臨時措施。5月16日和17日,國際法院舉行為期兩天的聽證會。臨時措施是一種暫時發布的禁令,是在對爭端作出最終決定之前採取的措施。這些措施被認為需要得到「強制執行」,雖然國際法院自身沒有保障強制執行的手段,但裁決仍具有相當國際影響力。

《衛報》分析指出,以色列近日在外交事務上接連受挫,今次裁決反映其在國際舞台上遭到政治孤立。

以哈衝突中,人質問題備受關注,以色列軍方25日聲稱在加沙又找到了三名人質的屍體,30歲的奧里昂.埃爾南德斯、42歲的哈南.亞布隆卡和59歲的米歇爾.尼森鮑姆均於去年10月7日被殺。由於襲擊發生後這三人的下落不明,人們一直錯誤地以為他們還活著。

以色列軍方說,這3人是在以色列的梅法西姆地區被綁架的。哈馬斯去年10月7日在同一地點綁架和謀殺了另外四名人質,他們的屍體上周在賈巴厘亞的一個隧道中被發現。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