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新關稅8月1日生效

去年,中國汽車的產量和出口都出現了大幅度增長。圖為停靠在福州港的出口車輛等待上船。新華社資料圖片

本報訊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22日表示,在為期30天的評論期結束後,對包括電動汽車電池、電腦芯片和醫療產品在內的一系列中國進口商品的部分關稅大幅上調將於8月1日生效。與此同時,彭博社消息指,中國政府正在考慮採取反制措施,或將美歐出口中國的大排量汽車關稅最高提升到25%。

綜合美聯社、路透社等媒體報道,美國總統拜登早前宣布將大幅提高價值18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其中一些產品的新關稅將在今年實施,而另一些產品的新關稅將從2025年和2026年起實施。根據USTR22日發布的公告,計劃在2024年開始徵收的新關稅將於8月1日開始實施,計劃在2025年和2026年徵收的新關稅將分別於2025年和2026年的1月1日開始實施。

這意味著,從今年8月1日起,美國將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100%的關稅,對鋰離子電動車電池徵收25%的關稅,對包括N95在內的口罩徵收25%的關稅,對鈷礦石和鋁礦石等關鍵礦物徵收25%的關稅,對船岸起重機徵收25%的關稅,對太陽能電池徵收50%的關稅,對鋼鐵和鋁製品徵收25%的關稅,對注射器和針頭徵收50%的關稅。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Tai)表示,修訂後的關稅是合理的,因為中國正在竊取美國的知識產權。但戴琪還建議對從中國進口的數百種工業機械類別免征關稅,包括太陽能產品製造設備。

電動汽車的數據引人注目,但對美國的政治影響可能大於實際影響,因為美國進口的中國電動汽車很少。不過,《華爾街日報》報道指,對汽車行業來說,更重要的變化是對中國電動汽車電池和零組件徵收25%新關稅的措施,這高於目前的7.5%。很可能會影響美國廉價版電動汽車的生產,從而影響到美國消費者。特斯拉最便宜的車型——標準版Model3在加州弗里蒙特生產,使用的是中國磷酸鐵鋰電池。根據粗略計算,這一關稅上調理論上會使每輛標準版Model3成本增加約1000美元。此外,福特(Ford)的標準續航版野馬(MustangMach-E)也使用中國的磷酸鐵鋰電池。這款車在墨西哥製造,但仍可能被加徵關稅。

與此同時,彭博社引述來自中國歐盟商會(CCCEU)的「內線」人士的消息稱,中國政府正在考慮對美國和歐盟針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等產品展開調查和加征關稅的做法進行報復,將美歐出口中國的大排量汽車關稅最高提升到25%。如果這個計劃得以實施,這將意味著美國、歐盟與中國這三個世界最大的經濟體間貿易戰的升級。

歐盟委員會去年10月正式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展開反補貼調查。調查設定的第一個期限下月即將到來,歐盟必須通知中國出口商是否準備在6月5日開始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