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缺減少AI搶飯碗 應屆畢業生就業難

全國大學與僱主協會(NACE)最新調查發現,企業為應屆畢業生而設的職位空缺按年減少5.8%,更多僱主傾向聘請已有經驗的員工,對入門新人的要求也有所增加。此外,部分公司正利用人工智能取代人手,也有求職顧問建議,畢業生面試時不要討論反以色列、聲援巴勒斯坦的校園示威。

《華爾街日報》報道,NACE調查226家公司後發現,今年走出校門的年輕人就業難度高於往年。顧問公司Veris Insights的數據也顯示,4月中已獲得工作職位的畢業生,比例不足25%,明顯低於去年的大約1/3。

喬治亞理工學院27歲的畢業生庫柏(Daniel Cooper)表示,他修讀電腦工程專業,以往有8次實習經驗,今年為了成為軟件工程師而提交逾30份申請,但目前只獲得兩次面試機會,大多數僱主都希望應徵者已有工作經驗。

分析形容,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之一是科技進步。政府技術承包商Axiologic Solution表示,正準備利用人工智能填補人力資源部門某些初級崗位,包括發送電郵、回答員工問題等,也考慮將人工智能用於會計等其他工作。

第二個原因是個別行業降溫,當中包括金融業、管理顧問、軟件程式設計等。保險軟件公司HealthEdge預計,今年只會招聘5名應屆畢業生,人數遠少於去年的20名。因此部分院校已經建議,電腦學科的畢業生可嘗試物色其他職位。

職業顧問公司Next Great Step 的主席格倫特(Beth Hendler-Grunt)則提醒,年輕人面試時被問到親巴抗議時,儘量不要發表個人意見,而應保持非常中立的態度。

德州理工大學就業中心的負責人基洛(Jay Killough)也表示,現在市場上已有不少失業的入門級別工人,畢業生必須達到更高要求才可脫穎而出。本報訊

庫柏從電腦工程系畢業,正物色軟件工程的職位。但在提交逾30份申請後,只獲得兩次面試機會。 領英圖片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