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倫籲美歐聯手應對中國產能問題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21日敦促歐盟和美國透過「統一的戰略方式」對中國的產業政策作出回應,保護大西洋兩岸製造商的生存。

耶倫是在德國法蘭克福的一次會議上講話的時候發表這番評論的。她強調美歐聯盟至關重要,中國的過剩產能威脅到美國和歐洲的企業,以及新興市場國家的產業發展。法蘭克福金融與管理學院向耶倫頒發了榮譽學位。

路透社引用耶倫的話說,「我們坐在這個房間\xf9堛漁伬唌A中國的產業政策似乎很遙遠,但是如果我們不以統一的戰略方式作出回應,我們雙方以及世界其他許多國家的企業的生存都會面臨風險。

對中國電動車的關稅從25%提升到100%,電動車鋰電池的關稅從7.5%提升到25%,太陽能面板電池的關稅從25%提升到50%,某些關鍵礦產的關稅從目前的零提升到25%。

耶倫上個月警告中國官員,美國不會接受讓中國生產的過剩商品以低廉價格充斥全球市場。耶倫表示,歐盟和其他國家正採取類似行動,由本國相關機構對中國的電動車等產品展開貿易補貼調查。

德國總理朔爾茨、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在今年4月曾經向北京發出警告說,中國提供的大量製造業補貼可能會加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但是,歐盟在如何對待中國廉價商品問題上,與美國意見分歧。

但《金融時報》說,與華盛頓不同,歐盟向中國出口的商品佔比更大。歐盟試圖透過調查和報告來解決大量廉價的中國太陽能電池板、風力渦輪機和電動車湧入歐洲的問題。歐盟說,相關調查和報告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已經表示,歐盟不會與美國一起徵收關稅,並補充說,布魯塞爾將採取與華盛頓的「一攬子關稅」不同的做法。

馮德萊恩21日在耶倫講話前向《金融時報》表示,「我們需要競爭,我們需要一起進行貿易,但是,我們要的是公平和規則。」

德國總理朔爾茨也不贊同拜登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的做法。他表示,「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中至少有50%是西方品牌」。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說,「開始瓦解全球貿易是一個糟糕的主意。」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