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衛生官員稱 A型肝炎在遊民中蔓延

洛杉磯縣公共衛生部證實無家可歸族群爆發高度傳染性肝病A型肝炎,當局正在進一步調查疫情。

《洛杉磯時報》報道,衛生官員表示,自3月中旬以來已通報五例無家可歸者感染A型肝炎病例。

該病毒可在出現症狀前就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病毒在感染者的糞便和血液中發現。症狀包括發燒、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尿色深、眼睛和皮膚發黃。

衛生局在一份聲明中寫道:「無家可歸者感染A型肝炎風險更高,因為他們洗手和接觸廁所設施機會有限。」

衛生部門表示,目前正在替有潛在暴露風險的遊民營地和臨時住房地點的無家可歸者提供免費A型肝炎疫苗。即使已接觸過病毒,施打疫苗也能防止感染。

衛生局正在與醫療保健和無家可歸者服務提供者密切合作,以提高公眾對病毒和日益增長風險的認識,同時也敦促居民接種疫苗並在如廁後洗手消毒。

加州最後一次已知的A型肝炎疫情爆發是在2016年至2018年期間,主要是無家可歸者或在衛生條件有限環境中吸毒的人。

當2018年爆發疫情時,加州通報708例病例。美國疾病控制和防治中心稱,超過60%的感染者需要住院治療,至少21人死亡。

去年,緬因州波特蘭的無家可歸者中也爆發類似疫情,當地衛生官員記錄全市遊民中出現18例A型肝炎確診病例。

截至目前為止,全國至少有三個州正在爆發A型肝炎。洛杉磯訊

一名無家可歸婦女在洛市中心遊民營地附近的消防栓洗澡。洛杉磯時報

南加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