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口費案進尾聲 特朗普自辯機會不大

紐約法庭將繼續審理前總統特朗普的掩口費案,陪審團可能在本星期聽取結案陳詞。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將不會在聆訊中作供。

《華盛頓郵報》報道,法官連日以來與辯方律師的討論跡象顯示,特朗普一方還打算傳喚數名證人,但當中應該不會包括特朗普本人。辯方律師布蘭奇(Todd Blanche)在上星期曾說,將會傳召聯邦選舉法專家史密斯(Brad Smith),也正考慮讓若干證人出庭,預計作供時間不會太長。主審法官默昌(Juan Merchan)則預計,法庭可於20日完成證據陳述。

外界普遍相信,特朗普一旦出庭將歷時多天,大大延長盤問時間,既然辯方與法官都相信聆訊進入尾聲,陪審團或在本周退庭商議,意味著特朗普不會作供。不過多名知情人士也透露,特朗普向來即興行事,可能臨時還有變化,對此律師布蘭奇沒有回應媒體查詢。

特朗普之前曾經揚言將出庭作證,但評論形容,刑事案被告在現實中很少上庭自辯,原因是此舉風險太大,檢察官盤問時尤其容易出現差池,而以往例子顯示,辯護律師往往等到最後一刻,才會宣布當事人會否作證。

曾任檢察官的執業律師明茨(Robert Mintz)解釋,被告自辯固然可向陪審團陳述觀點,但檢方同樣可以深入追問案情,這種方式的風險甚高,結果通常都對被告不利,而在掩口費案件中,特朗普作供「沒有什麼好處」,畢竟辯方已經制定策略,集中攻擊關鍵證人、特朗普前私人律師科恩(Michael Cohen)的誠信,一旦特朗普出庭只會轉移焦點。

其他專家也曾形容,特朗普說話向來隨意,甚至在案件的聆訊過程中,已兩次被法官裁定違反禁言令,出庭時若言論出現破綻,只會令陪審員留下不良印象,最終得不償失。
本報訊

據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將不會在封口費案聆訊中作供,陪審團可能於本星期聽取結案陳詞。 美聯社

美國